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g-1,PD-L1)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可手术的NSCL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作为预后指标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09年01月01日至2015年01月01日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55例NSCLC患者的术后肿瘤组织,并同时收取其中20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以上患者均于该院胸外科接受肺癌根治手术、术后病理科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4-5周规律接受含铂类药物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3周期及以上,定期规律复查。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三步法,检测以上标本中PD-L1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电话或信件随访,记录其复发转移日期及死亡日期。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别对PD-L1、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特征与PD-L1、E-cadherin表达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检验分析这些患者PD-L1表达与E-cadherin表达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法和Log-rank检验法分析PD-L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及各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在55例NSCLC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3%(29/55)和51%(28/55);而癌旁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0%(4/20)和25%(5/20)。二者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或异常表达率比癌旁组织中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46)。2.PD-L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相关(P=0.02、P=0.045、P=0.024),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腺癌的患者PD-L1阳性表达概率更高;PD-L1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患者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27),分化程度低的患者E-cadherin异常表达率较分化程度好的患者高;E-cadherin异常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22,r=0.309)。4.PD-L1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组患者的DFS较正常表达组明显缩短(P=0.014、P=0.017),提示PD-L1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预示患者预后不良。进一步将二者的表达情况联合分析发现,同时PD-L1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的患者较PD-L1阴性表达且E-cadherin正常表达的患者DFS明显缩短,差异更加显著(P=0.001)。NSCLC患者中临床分期较早、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而分化程度、吸烟史、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则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化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进一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临床分期与DFS的相关性分布呈显著性差异(P=0.019,P=0.000),而淋巴结情况及PD-L1表达水平与DFS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SCLC患者中,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腺癌的患者,PD-L1阳性表达概率越高。分化程度越低的患者,E-cadherin异常表达概率越高。PD-L1阳性表达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D-L1阳性表达、E-cadherin异常表达的患者DFS明显缩短,提示预后不良。因此,检测PD-L1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联合检测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