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高消费背景下的观念引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改革大潮中,我国殡葬高消费现象令人瞩目。一般商品的高消费,有利于扩大社会再生产,是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然而,殡葬高消费,却百害而无一利。其最大害处是: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污染了自然和社会环境,助长了人们的炫耀、攀比、以权谋利等不健康心理。解决这一社会毒瘤,不乏有法律、政策、管理、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但均离不开思想观念引导这一决定性的环节。在横向研究中,一方面,将我国人民的殡葬消费观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殡葬观念作了比较,从中找出了差距。另一方面,又欣喜地看到,我国人民当下的殡葬观念,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正朝着人文、环保、节约和创新方向发展。在纵向阐述中,本文有一大创新点,即总结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众殡葬观念变迁的5个节点。即从1949年开始,由“命苦”向“主人”的心理转变;从1956年开始,由“随俗”向“响应号召”的心理转变;1966年,由“安分”向“造反”的心理转化;从1978年开始,由“节俭”向“浮躁”的转化;从1997年——2013年开始,由“冲动”向“理性”的回归等。通过历史这面镜子,总结出社会环境变迁与殡葬观念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而展开论述。在提出问题部分,指出了两大问题,一是殡葬高消费的问题,二是殡葬观念引导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联系看,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在分析问题部分,做了兵分两路的剖析。从“经济根源、政治根源、文化根源、法律根源”等方面分析了殡葬高消费的根源;从“引导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低下、社会环境不佳”等方面分析了观念引导不力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严肃地指出了它们各自的危害。其中前者的危害是:侵占了土地等资源、加重了民众负担、破坏了自然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而后者的危害是: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拖了国家精神软实力建设的后腿,直接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工作的“疏导”原则。在解决问题部分,从引导应遵循的原则与实施途径两方面进行阐述。将“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组织到位、方法科学、环境优化、民族尊重”作为了殡葬观念引导的基本原则。将“领导以身作则、抓思想总开关、普及科学知识、做好法制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创好小微环境”作为了殡葬观念引导的实施途径。
其他文献
自适应控制方法常用于处理系统的定常参数不确定性。当系统中包含时变尤其是快时变参数不确定性时,迭代学习方法可以通过多次运行,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估计和补偿。非参数不确定
行政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业务系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通信业务系统融合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笔者站在通信运营商的角度,阐述了
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从意识到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各国都在抢夺先进技术,落后的国家渴望引进技术,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当,可能会使公司面临支付不能、资不抵债的困境。我们通常把这个阶段称为公司濒临破产的阶段。公司处在濒临破产阶段时,董事可能会进行一些交易
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中国从产生伊始就具备经济转型过程当中的浓郁色彩。一开始证券交易印花税的产生,就是依据其他税种的法规实行,并且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的高低也只是由政府部门
摘要:国内外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表明,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增长反而远远低于自然资源贫乏的地区。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资源与
从“铜版纸”案以来,美国、欧盟纷纷打破了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反补贴法的做法,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展开了“双反”措施。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欧盟对华“双反”案件的
股份改制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将原来的组织结构按《公司法》的规定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行为。从1998年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作为始点,公司的股份改制行为一直一路高歌猛进。但
为完善我国埃博拉病毒疫情防控,建议我国严格防控埃博拉疫情,提高公众的警惕意识,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并建立埃博拉专项资金,建立国际联防联控埃博拉疫情机制,加大疫情信息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