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特征和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了游客新的旅游需求,在国内外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旅游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为研究对象,意义有三点:首先,发展潜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关注发展主体的自我规划及其后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民族旅游目的地的理性开发,开创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其次,民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区域系统概念,能够将旅游吸引物、旅游市场、目的地环境等发展要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再次,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起步早,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整理了国内外民族旅游理论研究,并对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而,本文通过借鉴层次分析法和应用多种理论,构建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并对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在吸引物潜力、市场发展潜力、产业成长潜力和环境支持潜力四个方面,西南六省区市差距显著,可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四川发展潜力最强,云南次之,广西和重庆的发展潜力一般,贵州和西藏的发展潜力较弱。从区域发展角度出发,本文探讨了西南六省区市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问题,以期提升西南地区在整体尺度上的发展潜力。最后,本文依据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研究结论,提出中国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提升策略:第一,加大民族旅游业基础设施投入:第二,加强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合作;第三,开展民族旅游市场调查研究;第四,加强政府对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宏观调控;第五,建立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第六,增强民族旅游业抗风险能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分析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第三章构建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指标体系;第四章评价分析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的状况;第五章探讨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区域合作潜力;第六章提出中国民族旅游目的地发展潜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