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牟氏角毛藻(Chaetocers mulleri)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ng)为实验材料,对重金属铜(Cu)和镉(Cd)作用下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探讨.(1)重金属Cu对海洋微藻的毒性要明显大于Cd;亚心形扁藻对重金属的抗性明显大于牟氏角毛藻.(2)Cu和Cd引起牟氏角毛藻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而愈加明显.(3)低浓度的重金属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有诱导作用.(4)在较低重金属浓度Cu和Cd的胁迫下,GSH含量被诱导升高,而在较高重金属浓度时GSH含量又逐渐下降.(5)膜脂损伤试表明,海洋微藻暴露于重金属中其脂质过氧化程度明显增高,MDA含量可比对照高数倍.(6)重金属耐性相对较差的牟氏角毛藻在Cu和Cd的作用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明显下降,其中Cu的影响较Cd的影响更大.而亚心形扁藻在Cu和Cd的作用下,可溶性蛋白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则先升高后随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重金属Cu和Cd可以促进亚心形扁藻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