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37b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37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冠心病各亚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分析血清白介素-37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初步探究血清白介素-37b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筛选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因胸痛或胸闷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经病史采集、查体、心电图、血清肌钙蛋白测定以及我院冠脉造影检查。纳入88例患者,分为4组:AMI组有23例、UA组有30例、SAP组有19例、对照组有16例。又依据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极重度(18例)、重度(18例)、中度(20例)、轻度(16例)病变组。采用人IL-37b 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血清中IL-37b水平,根据录入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并分析IL-37b、NLR在各组中表达的差异。结果:(1)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病史、心率、收缩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单核细胞数、血小板、血红蛋白、尿酸、BNP、LVEF在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年龄小于AMI组、UA组及SAP组(P<0.05),AMI组的糖尿病患病率、糖化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的舒张压高于UA组(P<0.05),AMI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于SAP组(P<0.05),AMI组的肌钙蛋白I、CK-MB明显高于UA组、SAP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MI组、UA组血清IL-37b、NLR较SAP组、对照组升高(P<0.05),AMI组IL-37b较UA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极重度病变组血清IL-37b、NLR较重度、中度、轻度病变组升高(P<0.05),重度病变组的IL-37b较中度、轻度病变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血清IL-37b与谷草转氨酶、肌钙蛋白I、CK-MB、左室舒张末内径、BNP、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与LVEF、舒张压之间不相关(P>0.05)。结论:(1)冠心病患者IL-37b、NLR水平升高,且在AMI患者中升高更显著,提示IL-37b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2)冠心病患者IL-37b、NLR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3)血清IL-37b与NLR、谷草转氨酶、肌钙蛋白I、CK-MB、左室舒张末内径、BNP、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提示IL-37b有望成为一种辅助评估CHD患者病情程度的炎症标志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非瓣膜心房颤动(NVAF)提升了心房血栓的风险,最易发生于左心房和/或左心耳。射频消融术及电复律是非瓣膜房颤患者复律的主要方式之一,而LAT/LAAT是行射频消融术及电复律的禁忌症,术前抗凝治疗3-4周后LAT/LAAT的发生率的大小尚待明确,对于华法林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溶解心内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验证。我们将通过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估非瓣膜房颤患者预行射频消融或电复
目的:1.比较联合组(Evolocumab+瑞舒伐他汀钙片)与单药组(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极高危患者4周时血脂变化情况。2.比较两组ACS极高危患者4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脂蛋白a[
目的:检测血浆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观察胸痛患者血浆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至2020年间因胸痛收住心血管内科2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81人),冠心病组(n=209人),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ApoB水平,比较两组间血浆ApoB水平、其他血脂指标及临床资料;冠心病组按照G
目的:探究总胆红素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三个房颤中心接受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或左心房肺静脉增强CT检查的459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资料,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心耳血栓组(41例)和无左心耳血栓组(418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等对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总胆红素与左
目的:研究血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onocyte/HDL-C,MH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分析二者单一和(或)联合判断对ACS的预测价值,旨在提升对ACS患者的早期检出率和准确率,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改善预后提供一
目的:检测老年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FmrEF)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浓度,探讨NT-proBNP及sST2水平对老年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于山西省汾阳医院诊断为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128名老年患者(HFmrEF组)和同期58名因高血压、心律失常等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
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具有参数和非参数2个部分,并且选择不同连接函数可以得到多种不同加性模型,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统计模型。有限混合模型是研究异质性总体的有效工具,扩展性很强,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将这2种模型相结合,提出混合广义部分线性加性模型(MGAPLM)。首先给出模型的定义,并在一些温和条件下证明模型可识别性;然后,使用将样条与核方法相结合的spline-backfit
目的:研究血清Cys C、U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140例因心电图异常或心绞痛样胸部症状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患者(女性65例,男性75例,年龄范围41至78岁,均值为61.2±8.4岁),按照造影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将病人分为轻度损伤组(40分)。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
目的:(1)研究血浆中叶素(IMD)在心力衰竭(HF)病人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脑钠肽(BNP)的相关性;(2)探讨IMD是否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影响心功能及其与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山大二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人132例,年龄45-80岁,按照Framingham标准将病人心功能情况分为心力衰竭组(HF)78例(男41例、女37
函数型数据采用全非参数的方法,假设数据来自一条光滑的曲线,把整个曲线当成一个样本来处理,从而避免高维和高度相关的问题。其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近70多年来的发展,很多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都被推广到函数型数据,且被中外学者写成综述和相关书籍以便研究者使用,如主成分、典型相关、线性模型和聚类问题等。但是,目前仍缺少有关函数广义线性模型和分类问题的综述和书籍。基于此,本文从函数型数据发展的数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