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交往在中日国家关系中的作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和日本主要政党的交往在两国国家关系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两国恢复邦交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接见来访的日本社会党、公明党和自民党的代表团及领导人。这种政党和领导人之间的接触和沟通,对中日邦交正常化起了“先行性”的重要作用。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两国政党除了继续为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做出积极的努力外,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所确立的新型党际交往四原则和日本政党的不断分化组合为两国政党建立正式的党际关系提供了契机。邦交正常化和正式党际关系的逐步建立,都为中日政党进一步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两国政党交往的不断深入也更加推动了中日国家关系的良性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小泉首相五年任期内连续六次参拜了靖国神社。这种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动摇了两国国家关系基础,中日政治关系降到了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两国国家关系走入了“寒冬“季节。为了尽早使中日国家关系回暖,两国有远见、有胆略的政治家和政党,充分借助于以往两国政党交往在国家关系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经验,再次担负起推动两国国家关系正常发展的历史使命。  随着两国政党正式党际关系的建立及交往的不断加深,中日政党交往的特点日益凸显,政党交往在中日国家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加强。
其他文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正式确立了其社会主义性质内涵,社会救助行为由以往皇帝或者当权者的“恩惠布施”,开始转变为人民群众互助互济性质的国家再分配,自此之后,中国
(2009年12月8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大家好!当我们依然沉浸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庆典的喜悦之际,今天,又迎来了我们的母校——中共铜仁地委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