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也是因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积累、生产力水平以及气候和自然条件凝聚下的产物。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不仅是单单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也是基于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这一核心理念。 位于皖南的徽州地区是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之一,徽州传统民居也是皖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徽州地区的民居建筑有着其非常独特的特点和室内空间形式。对于皖南地区尤其是徽州地区的古建聚落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课题。本文落脚于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延续这一核心理念。以皖南传统民居的室内通风改善为目标,针对皖南传统民居现状,借助计算机仿真与模拟技术手段,通过对民居夏、冬季室内外风环境的模拟分析,找出室内通风的不足,分析、优化传统民居的室内通风措施。 本研究以室内布局和开窗形式为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方面。第一部分整理归纳了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并进行风场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第二部分探讨了传统民居的开窗形式,大小,位置。用纯理论研究的方式即单一变量控制法,分析对比不同窗口设置方式,不同开窗形式的通风效果优劣,之后进行对比筛选,找出最佳的窗口形式并进行外观上的优化改造使其能适用与当地民居。最后,将这些技术进行实际运用,选取代表民居并对其进行室内通风技术的改善,将之前的研究结论运用到改造中去。对采用技术措施前后,传统民居室内风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论证这些技术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而归纳出的这些改善室内通风的技术也可以为今后的古建改造亦可是现代的住宅建筑提供一些通风改善上的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