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因论是当代关于文化传播的新理论。“模因”的概念是由道金斯提出,它是类似于基因的一种文化单位。模因也称文化基因,指的是诸如信念、思想、价值观或是语言等,它通过非基因的方式在人类之间相互传播,依靠人类的模仿得以复制和生存。近年来,模因论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哲学、心理学、认知学以及语言学等多个学科,以模因论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模因论的基本原理是“模因和基因一样,具有进化过程中的三大特征:遗传、选择和变异”,该原理表明人类的模仿具有主动性和创新性。在模因论中,“社会认知机制”说明人的模仿行为是有动机的;同时,“模因经历的四个阶段”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的模仿行为是具有认知性的。本文以该理论原理为依据,分析儿童在英语学习中主动模仿同伴话语的行为,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揭示儿童在语言学习中的模仿动机,同时分析模仿学习过程对儿童学习语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模仿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反应,而是在对他人行为进行认知阐释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主动性回应。因此,儿童的语言模仿实质是在某种动机驱动下(大多属于两大动机范畴),主动向别人学习语言的一种认知过程,这种认知过程有利于儿童的语言学习。本文研究为我们了解儿童的语言模仿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给基础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