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语料库”---毛南语词库中的单音节、双音节词进行考察,并参考了国家语委语保工程项目毛南语、水语及茶洞语语料,拟对毛南语声母的声学特征做出系统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选题一方面是由于毛南语声母在侗水语支乃至侗台语族中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类,除前喉塞鼻音声母外,每一类不同发音方法的声母都有腭化、唇化现象,并且形成对立。鼻音声母有普通鼻音和前喉塞鼻音的对立,这使得毛南语的研究具有特殊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学界对毛南语的研究不多,采用实验语言学方法研究毛南语的更少,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毛南语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第二章介绍毛南语语音系统,毛南语声母较为复杂,有成系统的腭化、唇化声母,声母清浊对立,鼻音有两套。本章将毛南语声母的特点与侗水语支其他语言进行比较,列举了侗水语支塞音声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以及鼻音声母的对应特点,比较其间的异同。第三章考察毛南语中塞音声母(包括腭化、唇化)、鼻音声母(包括腭化、唇化)及边音声母的声学特征,并分析塞音声母的浊音起始时间(VOT)、闭塞段(GAP),鼻音声母、边音声母的音长及音强等参数,通过测量数据分析毛南语塞音、鼻音、边音声母的特点。第四章分析毛南语中的一些特殊语音现象,包括前喉塞鼻音声母与普通鼻音声母的对立、影响送气塞音时长的因素、“后塞鼻音”声母的声学特征及毛南语中可能存在的音变圈,并试从发音机制及语言演化的内因及语言接触影响的外因等方面对这些语音现象进行分析。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主要的观点,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实验语音学分析和传统语言学理论方法相结合,广泛搜集亲属语言语料来比较研究毛南语声母,通过历时语音演变的规律观照毛南语共时层面的语音现象,解释其特点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