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无复流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首要目标是恢复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的前向血流,减少心肌缺血性损伤。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可有效开通阻塞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挽救坏死心肌,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AMI的最佳方法。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A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药物可以完全逆转无复流,通过相关临床指标早期识别无复流现象并予以处理从而防止其发生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研究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住院接受冠脉支架治疗的310例AM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相关入选和排除标准,共计261例患者入选本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来判断无复流。血管开通后冠脉造影结果符合无复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39例,为无复流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余下222例患者为正常血流组,其中男性163例,女性59例。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比较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梗死前心绞痛、再灌注时间、脉压、心肌梗死部位、罪犯血管、罪犯血管的狭窄程度、病变支数、PCI术前TIMI血流、有无侧枝循环等相关临床资料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本研究显示无复流发生率为14.9%。(2)通过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63.4±13.9)岁vs (64.5±11.2)岁;P=0.539]、吸烟史(38.5%vs43.7%;P=0.543)、体重指数[(26.47±2.69)kg/m2vs (25.90±3.43)kg/m2;P=0.327]、高血压病史(56.4%vs68.9%;P=0.125)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性别(男性)(64.1%vs73.4%;P=0.045)、糖尿病病史(35.9%vs20.7%;P=0.038)、梗死前心绞痛(12.8%vs34.2%;P<0.001)、再灌注时间[(7.1±3.8)h vs(4.9±2.3)h;P=0.026]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通过对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的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甘油三酯[(1.58±0.81)mmol/Lvs (1.80±0.96)mmol/L;P=0.19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1±1.07)mmol/Lvs(2.75±0.95)mmol/L;P=0.342]、尿酸[(340.38±106.42)umol/L vs(348.30±105.04)umol/L;P=0.665]、入院血糖[(7.34±4.11)mmol/l vs (7.22±3.33)mmol/l;P=0.835]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在白细胞计数[(9.85±3.17)×109/L vs (6.76±2.18)×109/L;P=0.033]、平均血小板体积[(10.6±1.1)fl vs (9.7±0.9)fl;P=0.012]、总胆固醇[(4.92±1.01)mmol/L vs (4.34±1.13)mmol/L;P=0.042]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通过对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罪犯血管狭窄程度[(95.3±2.2)%vs(93.8±3.1)%]、冠脉血管病变支数、术前TIMI血流分级(87.2%vs81.5%)、脉压[(50.82±18.66)mmHg vs(52.94±19.65)mmHg]等因素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无侧枝循环形成(84.6%vs77%)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对上述所有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再灌注时间(OR3.84;95%CI1.25-9.83)、糖尿病病史(OR2.79;95%CI1.20-6.48)、无梗死前心绞痛(OR2.24;95%CI1.32-6.47)、平均血小板体积(OR1.87;95%CI1.16-5.23)、白细胞计数(OR1.22;95%CI1.03-3.69)、无侧支循环形成(OR1.13;95%CI0.96-2.84),这些因素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入院血糖、脉压、梗死部位、梗死相关血管、罪犯血管狭窄程度、冠脉血管病变支数、术前TIMI血流分级与无复流无明显相关性。(2)再灌注时间、糖尿病病史、无梗死前心绞痛、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计数、无侧支循环形成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再灌注时间无无复流现象相关性最强。(3)临床工作中通过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减少无复流发生率。
其他文献
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短期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的营业活动随着营运资金的不断循环、时时运转得以实现,可以说营运资金管理和运转顺利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营运
在充分考虑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弯沉计算公式对其的不适应性,借鉴国内相关参数研究成果和国外成熟的相关弯沉计算公式,通过国内外计算公式参数转换与修正,提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灵活设置党支部的运行机制;改进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机制;强化发展新党员的培养与
政策合法化就是政策方案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重要过程。随着社会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对政策合法化的探讨日益凸显出其独特意义。地方政府的政策合法化大致可以分解
本文选取1981—2006年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城镇"示范性"影响效应的农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均值漂移的Gibbs抽样对所有变量进行结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痰液菌群结构改变情况,初步探讨痰液菌群改变与COPD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临床COPD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引入呼吸道菌群这一新的靶标提供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大豆生长过程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被称为“植物雌激素”,是大豆中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的天然存在形式主要有12种,可以分为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稳定人才,发掘人才,吸引人才,已愈
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Web应用大量涌现,Web站点的前端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网页不再简单的显示基本的文字和图片,各种富媒体元素的使用使得网页的内容更加生动,网页的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两阶段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考察公共教育支出规模、结构和高等教育可获取性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熟练和非熟练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