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已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创新的“乘数效应”越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就越大,发展质量也就越高。陕西虽然是国家首批的创新试点省份,但是作为能源大省,在全省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值至今独大;而在工业方面仍主要以资源开采及加工的能源重化工业为主,尚未完成到先进制造业的转换。在陕西经济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的重要节点,如何提高陕西省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利用陕西省2010-2016年的统计年鉴资料,以陕西省工业企业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在行业层面对其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首先评价分析了陕西省工业企业分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评价了陕西省科技进步水平发展情况,分析了陕西省工业企业分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分行业归类指标的发展变化和对比差异。然后评价分析了陕西省工业企业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特征: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来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判定系数来精准测定每个产出指标分别滞后于投入指标的时期数;系统评价了陕西省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利用率,包括分行业差异和分类差异。最后分析了提高陕西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工业企业在分析期内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不高,有下滑的趋势。(2)陕西省工业企业的R&D人员没有高效地投入到R&D项目中去,技术创新经费相对于R&D人员更为缺乏。(3)陕西省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更多表现为专利类的增加,而对新产品类的拉动效果不明显。(4)陕西省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表现优于资本密集型工业企业。(5)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非DEA有效分行业的R&D经费投入利用率变化趋势与R&D人员投入利用率类似。通过对陕西省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分析,有助于全面掌握陕西省工业企业创新投入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产出成果的变化趋势,对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