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长篇小说创作步履蹒跚地走了许多年,虽然偶有“火花”闪耀,但与整个中国文坛的长篇创作相比,无论从创作数量还是作品质量来看,都差强人意。而恰恰正是“长篇”丰富巨大的文体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标示着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的文学发展水平。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内长篇小说创作热潮的带动,加之宁夏党委宣传部对于长篇创作的支持,新世纪以来的宁夏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从数量上讲,乡村、城市、知识分子等题材的长篇小说一部接一部浮出水面,而且后劲十足,数目不断攀升;从质量上讲,这些长篇小说比起宁夏以往的长篇创作有所突破,在文学观念、艺术手法、思想意蕴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创新。
截止2008年底,宁夏新世纪以来公开发表及出版的长篇作品已达40部之多。在本文中,我选取马知遥的《亚瑟爷和他的家族》、查舜的《青春绝版》、高嵩的《马嵬驿》、古越、唐雨萱的《金羊毛》、艾琳的《金色指甲》、陈继明的《一人一个天堂》、张学东的《超低空滑翔》,《妙音鸟》、吴江的《咀嚼荒谬》、秦中吟的《梅花开了杏花红》、石舒清的《底片》和火仲舫的《花旦》12部作品进行重点阅读。从题材与主题分析、艺术创作风貌以及宁夏长篇小说创作板块的意义与缺失三个方面,论述新世纪以来宁夏长篇小说创作的情况,并对新世纪以来宁夏长篇创作做整体性的梳理和总结。以整个中国文坛长篇小说作为比照,通过研究分析得出新世纪宁夏长篇小说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之处。
本文分这样几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章,对新时期以来宁夏长篇小说创作状况做一概述,并对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状况及其创作倾向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将新世纪以来宁夏的长篇小说题材和主题进行归类,结合具体文本,从乡土题材、城市题材、历史题材、知识分子小说四方面来对宁夏长篇小说进行整体观照。第三章,分别从西北民情风俗的艺术展示、新型叙事的探索、小说的语言特色等方面,来对新世纪以来宁夏长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审美倾向、叙事风格等方面进行探讨。第四章,综述前几章的内容,将宁夏长篇小说创作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论述与评价,从整个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审美要求及内容倾向等方面对新世纪的宁夏长篇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剖析其优点与不足之处。结语部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宁夏长篇小说的未来走向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