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论一直是中国诗学、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也是翻译研究,特别是古诗英译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而隐藏在意象之中的浩瀚中国文化更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1999年,谢天振在其专著《译介学》中以“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为例,首次提到“文化意象”这一新名词,引起翻译界的极大重视。但本文作者发现虽然对文化意象的讨论的角度、内容不一而足,但其研究多是对它的表现形式和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对文化意象在古诗词翻译中的理论价值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分析。而翻译策略的研究更是千篇一律的归结到了直译、意译之争。最重要的是,文化意象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以意象为载体,赋予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唤起读者特殊的审美感受,达到更高的文学效果,因此应引起翻译界足够的重视,使其纳入中国翻译研究,融入中国译学理论,并指导翻译实践,促进中国文化向西方的传播。鉴于此,本文作者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意象入手;研究文化与意象、文化意象与传统意象的关系;并以最具代表性的白居易的《长恨歌》为例,结合西班牙翻译家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理论试对中国古诗词中的文化意象进行定义,进而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总结了“文化意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文化和意象着手,讨论“文化意象”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与一般意象的关系。第三章介绍西班牙翻译工作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理论,并将其与“文化意象”进行对比;并结合艾克西拉的十一种翻译策略,总结中国古诗词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第四章以《长恨歌》的三个英译本为例,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入手,讨论“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本文结论部分强调:“文化意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以意象见长的中国古诗词是尤其重要的。因此,对于文化意象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和广泛。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蓬勃发展,文化交流也开始日益频繁,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文学便成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文化翻译应运而生。而文化意象的翻译却给广大的翻译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作者认为,文化意象的翻译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意象首先应先理论化与系统化,与普通意象区分开来,在翻译策略方面应该跳出长久以来的“直译”与“意译”之争,找到更加适合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策略。作者对西班牙翻译工作者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理论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指出:“文化专有项”与“文化意象”在某种程度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艾克西拉所总结的十一种翻译策略,可以移植到“文化意象”的翻译过程当中。虽然对于“文化意象”翻译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作者认为,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最大限度的保存原文的“文化意象”,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介绍给西方,在全球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产褥期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及照料婴儿的能力
一、几个文人掀起的沙地文化20世纪90年代,在启东、海门官办或个人网站上突然冒出一个新群体,名曰"沙地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叫"沙地文化","百度一下",竟能找到相关网页约六十多万篇
以易卜生的戏剧为例,以图式的方法作为引导,探讨文学作品中地理存在的三种形态,即“显在形态”、“偶在形态”与“隐在形态”.其“隐在形态”让其部分戏剧只是停留于对自然地
<正>这是一个载入历史的重要时刻,更是一个开启历史的重要节点。2018年12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中华
我国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行业覆盖广,经济占比大,历史包袱重,虽然其改革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业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精神激励被相对忽视,股权激励等中长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家族电视剧。所谓家族电视剧,指的是电视剧创作中以具有母题性质的家族作为自己的审美表现对象,以两代及以上的大家族兴衰变迁作为叙事主干,以家族成员
目的:为适应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在野战、自然灾害及医院间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现场救治及转运,研制一种可以对重症患者实施院前现场急救救治、医院间转运连续救治的移动式体外生命
司法大数据的建设与完善为教育法学实证研究提供了现实路径。在大数据思维下,对涉及高校纪律处分诉讼的232个讼争焦点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
现代景观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景观(风景园林)学术界与设计界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问题。方塔园作为“我国现代主义风格园林代表作”,成功地实现了“与古为新”,为我国以
大型风管的长度及宽度达到一定尺寸后会因应力集中导致风管坍塌,为降低风险需要在风管本体设置加强以减少应力。目前国内通风规范中对于风管加强有几种推荐方法,但均未对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