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色补血草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色补血草Limoniumbicolor(Bunge)Kuntze系白花丹科Plumbaginaceae补血草属LimoniumMil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苍蝇花、绳子草。主产于陕西、甘肃、宁夏、江苏、河南等地,其性微温,味甘:微苦;具补血益气,止血散瘀,活血调经,益脾健胃之功效。主治崩漏,月经不调,带下,痔血,尿血,子宫功能性出血,宫颈癌及其它出血及胃脘痛,消化不良等症。 近代研究表明,二色补血草中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类、多糖类及酚酸类等成分,已从二色补血草中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没食子酸(Gallicacid)、北美圣草素(Eriodictyol)、木樨草素(Luteolin)、槲皮素(Quercetin)及杨梅树皮素-3-0-β-D-(6N-没食子酰基)-半乳糖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二色补血草的水煎剂及醇提液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补血、止血、抗菌消炎、延缓衰老等。二色补血草作为陕西特色药材,民间以单味或复方用于治疗崩漏及其它出血疾病有确切疗效,但其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研究开发二色补血草成为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课题对二色补血草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溶剂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结合核磁共振等现代分析手段,从二色补血草提取物中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的四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II),没食子酸(III),杨梅素-3-0-鼠李糖苷(IV),山奈酚-3-0-阿拉伯糖苷(V),其中化合物IV和化合物V为二色补血草中首次分离得到。 本课题对二色补血草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制定了二色补血草中槲皮素和没食子酸的薄层鉴别;对二色补血草中总黄酮含量及没食子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制定出二色补血草的质量标准草案。
其他文献
目的: 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科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太白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建立太白米的定性和定量鉴别方法,确定功效的物质基础,为提取工艺和质量标准打下基础。通过药理学实验研究,体外血栓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血流变实验研究、心肌缺血实验研究考察太白米对血凝及心肌缺血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太白米中的各组成份进行提取分离,以薄层色谱
中药炭药炮制品为中国医药学所特有,用于临床以治疗各种出血病症及其他多种疾病。侧柏叶为析科植物侧析(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鞘及叶,是经典常用中药,自汉
身份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在双文化背景下融入迁入地的重要心理因素.从群体结构中的班级结构和学校结构的角度,可以讨论身份认同整合对初中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自尊、同伴接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