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技人员激励因素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316456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始终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性因素。基于此,我国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然而,要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离不开一个国家公共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公共科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入人们关注领域的。   公共科技活动和商业科技活动同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进行,而商业科技活动通常经济效益明显,其从业人员能获取极具竞争性的经济报酬,这无疑给公共科技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诱惑,给公共科技机构造成了潜在的管理困境及人才流失威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都直接与公共科技人员激励有关。   基于此背景,本论文从工作动机的角度研究公共科技人员的激励因素,关键点是要研究公共科技人员工作动机及其特点,路径是要探究公共科技人员工作动机对其绩效的影响。为此,论文在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以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部分科研单位,和广东省科技厅属部分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正式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   最终得出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公共科技人员的激励因素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责任激励、成就激励、权力激励、尊重激励、生存激励、和亲和激励,且当前最重要的四个激励因素为:责任激励、成就激励、权力激励、及尊重激励。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海洋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货物运输的最主要形式。我国85%以上的货物运输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航运业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的
近年来国内的企业掀起一股品牌建设的潮流,而且由于越来越多国外的企业进入中围,国内的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也随着这股潮流进行了转变。由于很多国外的企业懂得对品牌的经营
随着以知识和学习为中心的第六代创新过程模型的出现,创新过程中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创造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在于通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