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研究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智能移动终端是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信息传达和服务的最主要载体。根据市场调研发现,我国智能可穿戴产品逐步走进儿童用户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儿童可穿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年龄跨度大,符合各年龄段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产品很少。关于儿童智能可穿戴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有待完善,特别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真实需求为落脚点的可穿戴产品设计,值得探讨。本课题以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为研究对象,以发展心理学作为学龄前儿童教育产品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分析,探索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原则与方法,以期促进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文献分析法研究学龄前儿童用户的生理、感知、认知、情绪等发展特征;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影随法、用户访谈等定性分析方法,对与课题相关的市场背景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学龄前儿童的生活现状与需求,并观察其生活环境;结合学龄前用户的现状与需求,发现并得出学龄前儿童可穿戴产品的现状和需求,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并向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发放可穿戴产品的期望测量问卷,通过定量研究得到更大样本量的反馈收集,为设计积累可靠理论依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交互设计的针对性、简约性、易用性、隐秘性四大原则;针对学龄前儿童心理、感知、认知和情绪发展各要素的特征,构建符合用户感知力、吸引用户注意力、帮助用户聚焦、丰富用户体验的学龄前儿童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设计方法,为其开发提供方向指导。从设计实践的角度入手,运用前文提出的交互设计原则与方法,设计了一款学龄前儿童可穿戴产品《Kip》。运用可用性测试中的用户测试法对设计方案进行产品的有效性指标、效率指标和满意度指标进行评估。根据测试得到三项指标的平均数均大于6的数据结果,表示被测有使用意愿并对开放式访谈的结果对原方案进行改进设计。
其他文献
根据拉萨市的自然条件、能源状况、人口密度以及建筑特点,对该地区冬季供暖的热源、供暖方式及末端供暖形式等内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太阳能、地热能、天然气以及电能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MMP-2)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与口腔鳞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鳞癌患者,用免疫组化检测癌旁正
四音格词是老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挝语四音格词意义丰富,涵盖面广,能展现老挝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选取宗教类、风俗类、节日类和水类四音格词进行分析与研究,
<正>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因为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发展,消费者对酒店业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比较突出.现代酒店必须以个性化服务的理念面对需求时刻变化的消费者,不能只把个性化服务当
<正>"方便"与"安全"是两条维度的考量,消费者有时需要按照用卡习惯和风险偏好,自己寻求其中的平衡点。高速公路缴费走ETC通道,不用停车就能把过路费给付了;在上海虹桥停车场
<正>20世纪90年代后,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风口的深圳受城市化发展的冲击,社区发展开始形塑出各种形态的社区类型:本土居民"洗脚上楼",城镇化形成的"村改居"社区;城市扩张时
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必须解决以下 4个问题 :合理的收费标准、企业制度创新、政府角色定位和产业本身的定位。只有解决好了这 4个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发达国家开始注意到统一课程设置的弊端,继而进行课程改革,从而促成了校本课程研究的发端。二十世纪末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在我国也
县域房地产业发展状况与态势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有直接影响。河南省108个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之相应,县域房地产业发展也呈现出非均衡状态。研究利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