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煤基炭膜基于双电层效应高效分离废水中铅、钙离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控离子交换(ESIX)是一种绿色清洁、环保高效的离子分离技术,已被用于多种阴阳离子的选择性分离与资源化利用。ESIX技术核心是针对不同目标离子的选择性分离,设计研发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量(通量)的电控离子膜。但是,目前已开发设计的电控离子交换膜材料,其制备过程较为繁琐,膜内离子传递阻力大,吸附速率慢,还无法满足ESIX技术工业化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用导电煤基炭膜作为电控膜电极,研究其电控离子交换特性和离子传递过程,利用炭膜表面与离子形成的双电层效应实现低浓度废水中铅离子的分离与回收,并在炭膜孔道内沉积聚吡咯(PPy)用于水软化工艺。
  针对废水中低浓度铅离子分离,本研究采用煤基炭膜结合双电层-电控离子交换机制实现含铅废水净化,并利用炭膜管状多孔结构打破浓差极化,降低离子传质阻力。考察了操作方式(静态、动态)、膜电极电位、不同初始浓度和共存阳离子对Pb2+电控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炭膜的循环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炭膜作为石墨化多孔炭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活性。而且在负电位条件下,利用炭膜电极表面与离子形成的双电层效应和含氧官能团的络合作用共同实现了Pb2+的高效分离。在动态渗透过程中,吸附电位为-5V时,渗透液中始终未检测到Pb2+。即使在多种阳离子共存溶液中,炭膜对Pb2+仍然保持100%的去除率。此外,炭膜在5次吸脱附实验后,去除率仍可达96%,表现出良好的再生性能及循环稳定性。
  为进一步提高煤基炭膜对钙离子的选择性和吸附量,利用真空抽滤和电化学法将掺杂了聚苯乙烯磺酸根(PSSn-)的PPy填充在炭膜孔道内,采用SEM、气体泡压法、XRD、CV和TG对PPy填充炭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搭建电控膜分离系统将PPy/PSS填充炭膜用于水软化工艺,考察对Ca2+的电控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Py/PSS成功填充在炭膜孔道中,炭膜平均孔径减小,电活性性能显著增强。而且在电极电位推动下,利用煤基炭膜电极表面与离子形成的双电层效应和PPy/PSS赝电容特性,实现了Ca2+高效分离,并在吸附电位为-5V时,渗透液中始终未检测到Ca2+。另外考察了膜电极电位、共存离子对Ca2+电控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PPy/PSS填充炭膜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他文献
以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轻质芳香族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占据了石化工业领域三分之一的市场。特别是对二甲苯,被广泛用于生产涂料、染料、树脂、聚酯纤维和农药等。目前,全球约70%的甲苯、二甲苯的供应来自于石脑油的裂化、重整,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开发新型的对二甲苯生产技术势在必行。近年来,为实现我国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域相结合、资源合理化配置的目标,从煤、天然气及生物质等能源转化得来的过剩合成气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又被称为“工业味精”,随着其在核工业、发电、染料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大量含有机阴离子污染物的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的水体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目前,处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有可能引起二次污染,并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因此,选择一种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无二次污染的离子分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电控离子交换技术(ESIX)将离子交换与电化学技术耦合起来,消除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是一种高效环保型的离子选择性分离技术。ESIX技术的核心是在基体表面沉积上可以同时传递电子和离子
摘 要:区间隧道应急照明作为列车行驶的辅助照明,停运后区间维护照明,以及火灾时人员疏散照明。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与正线运营服务质量。针对正线应急照明频发的故障现象,结合EPS系统控制原理,通过对区间照明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探讨如何加强日常管理,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改进措施,以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区间照明;EPS;断路器;跳闸  1.应急照明的供配电方式  事
期刊
摘 要:在化工设备管理体系中,对于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属于常态化工作,也属于重要工作。不断加强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秩序,保证多方安全,进一步扩大企业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化工设备管理的化工机械维修保养重要性”、“化工设备管理的化工机械维修保养技术”这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重点从维修保养技术出发,探究新时期化工机械的维修保养路径,希望给相关领域、相关人士一些有效建议,逐步完善现代
期刊
乙炔选择性加氢生成乙烯反应是目前工业上脱除乙烯中微量乙炔的主要方法。Pd催化剂因其具有高乙炔转化率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然而Pd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容易被氢化和碳化,同时乙烯容易过度加氢生成乙烷。如何提高Pd催化剂上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乙烯选择性,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系统地探究了一系列Pd基催化剂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在电子-分子水平上阐明了Pd基催化剂中掺杂金属种类、组成比例、活性组分聚集效应、活性位结构和组成、载体、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微观结构
Haber-Bosch法合成氨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反应之一,但是其高耗能的生产工艺暴露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光催化固氮利用太阳能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合成,大大改善了耗能工艺,被认为是绿色清洁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为温和条件下氨的合成提供了理论指导。但是,由于极其稳定的氮-氮三键,光催化固氮技术太阳能到化学能的有效转化率很低。因此,开发可以高效活化氮-氮三键的光催化剂亟需解决。相比于传统的光催化剂
氮氧化物(NO_x)大量排放导致酸雨、雾霾等恶劣天气频发,NO_x有效减排是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_3-SCR)因设备简单,废气处理量大被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等实际脱硝领域。然而伴随低温烟气行业的发展,现役V-W/Ti催化剂不能满足低温工况下的脱硝需求。基于此,研制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稳定的低温NH_3-SCR催化剂值得期待。NH_3-SCR反应氧化物催化剂中,MnO_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先进的储能技术越来越重要。在现阶段主要研究的新型储能器件中,超级电容器因具有高的比电容、快速充放电、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优势迅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根据储能机理,可以将超级电容器可以分为双电层电容器、赝电容器和混合超级电容器三类。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常采用导电性好,比表面积较大的碳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但是比电容较小。赝电容器电极材料主要为过渡金属氧化
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的浓度持续上升,引发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和能源危机。利用光电技术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低碳产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二氧化锡(SnO_2)半导体具有电子迁移率快、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对CO_2还原制甲酸(HCOOH)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是,SnO_2也存在禁带宽度大、能量利用率低等缺点。利用元素掺杂和半导体复合等方法可以对SnO_2材
摘 要:随着电动汽车、各类家用电器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在生产及生活中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如此有效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除风电、核电等形式的发电厂外,火力发电厂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一直长期存在的用电紧张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火力发电的效率,所以火电厂机组运行过程中,对于锅炉引风机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引风机作为火电厂中的重要辅助设备之一,其工作情况能够对整体锅炉系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