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道关系的发展与文学思潮的变迁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id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道关系、复古与革新是中国文学演进过程中相反相成的互动作用。文学思潮是文学发展变化的重要方面。文道关系和文学思潮是互相交织进行着的,二者不可分割。文道关系的发展在文学的革新与复古运动中表现尤为突出,同样由于革新与复古的主张不同,而会产生文学思潮。此外,文学的演进除了受到文学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外部因素,诸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甚至是民族矛盾,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立足北宋文学发展中的复古与革新,以文道关系的发展为主要脉络,再由文学思潮来反观北宋一朝的文学,进而阐释“道”之于文学的三个层面的所指。论文绪论部分简述了文道关系与文学思潮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专著、连续出版物以及学位论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之后,笔者拟定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以文道关系所指的发展为线索,对文道观及文学思潮的发展进行历时与共时的阐释。涉及具体的文学家时,立足文本,以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文道观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一章宋前文道关系发展脉络概说。文道关系的萌发与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从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的混沌状态,经由汉代文学概念的逐渐明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由经学的附庸而逐渐独立,成为“经国之大业”。在文学观念尚未形成的阶段,文道关系的萌芽已然出现在先秦的典籍中。虽然在最初并非针对文道关系提出,但是目前看来,已经触及到了文道关系的一部分。文道关系中的“道”主要指儒家之道,“道”的内涵源自孔孟、荀子、经由汉代董仲舒、隋末王通,以及唐代韩柳等人的不断丰富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文道关系一直处于文人的关注视阈之中。第二章宋初百年文学思潮的更迭与文道传统的缺失和修复。赵宋王朝,对文人知识分子实行优待政策,改革科举制度,使文人可以致力于文学创作,也促使这一时期文学思潮及文人团体的大量涌现。晚唐及宋初文学的卑弱气格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不满。他们宗法韩柳,恢复古文,重振儒道,以矫正宋初文坛的浮华文风。第三章北宋中叶古文运动的繁荣与文道关系的鼎盛。在宋仁宗到哲宗的七十年间,北宋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步入了繁荣阶段。这期间,国家政治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文化水平稳步提高。政治家范仲淹提出了改革文弊的主张,其中就有针对文章与社会风气关系的文风改革。在范仲淹专心政治改革时,欧阳修在文坛上与之呼应,举起了改革的大旗。他不仅提出了许多改革文弊的主张,而且还奖掖了很多优秀的文学家以继承改革大业,促进了文学的蓬勃发展。第四章北宋后期江西诗派的兴起与文道观的转型和衰微。北宋后期文学是在政治动荡、党争激烈以及边患不断的时代背景中孕育发展的。当文学高潮中各种体裁逐渐完善,诗文都发展到鼎盛之后,随着诗文大家的消逝,文学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以苏黄为首的文人,将精力转向艺术领域,他们吸收道家思想,探索技艺的发展规律。这是他们对“道”在自然规律层面的继承与发展。他们从此逐渐关注文学内部,减少文学对现实社会的干预。表现在诗学上,则是更多地关注诗歌的艺术形式及创作技巧。结语部分重点阐述了文道关系在本文的所指以及文道关系发展与文学思潮变迁的内在理路。
其他文献
作为“第三代诗人”的杰出代表,于坚诗歌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他所选择的话语言说方式。本文从口语化、叙事性、节奏感三个方面来论述于坚诗歌的语言艺术。第一,口语化是于坚诗歌
西安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建设可依托其自身丰富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浓厚淳朴的人文民俗风情,在伴随着"大西安"的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号召下,西
风险投资和孵化器融合已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依据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规律,在整合资源,创造环境,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莫过于实验部分的教学和引导。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化学实践能力,提升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但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并不乐
《史记》列传代表了司马迁文学创作的真实水平,也突出体现了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和文艺观点。作为我国传统叙事文学的高峰,《史记》列传在叙事内容、叙事策略方面对我国叙事文
<正>近代史上,中国同资本主义列强缔结的不平等条约数以千百计[1],一提不平等条约,我们马上会想到"侵略""屈辱""丧权""辱国"等关键词。但历史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多面的。从中
<正>摘要目的评价在动态增强成像中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鉴别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本临床回顾性研究纳入三期肝脏肿块的CT影像(平扫、动脉期和延
近年来强基层、保基本的医疗卫生政策竞相出台,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启分级医疗工作.然而基层医疗水平相对薄弱是分级医疗工作的一个"痛点".衡量医疗水平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就
提问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