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使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了管理者的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实质就是信息不对称,要解决代理问题就需要花大量的成本而形成所谓的代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经常会采取包括报告制度(信息披露)、监督与激励机制(内部控制)等各种措施对代理人进行控制与监督。随着安然、世通等一系列巨型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相继爆出,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因此内部控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资本市场上获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要来源,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资本市场上也迫切需求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世界各国开始纷纷回应需求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我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本文借鉴了熵权赋值法和内容分析法,量化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定性地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山东省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实证检验所得到的结果,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管理费用率呈负相关关系,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代理成本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总资产周转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隐性代理成本有抑制作用。另外,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偏低,且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良莠不齐,差异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