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辅导员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他们往往存在一些心理矛盾现象,既要求独立但依赖性很强、有强烈的求知欲但识别能力又比较低,常常在情绪和理智之间摇摆不定、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相互交织,这也给辅导员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处于变革时期的社会环境又使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这又对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目前运用管理学的理性工具研究高校辅导员管理的并不多见,即使个别研究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辅导员和高校的特殊性考虑得也不够。因此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借助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辅导员管理实践开展方法论探索,建立一套可以持续完善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演化变迁为主线,基于国内外辅导员的研究现状,将演化博弈、委托-代理、激励等理论引入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通过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变迁的研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管理风险和困境,进而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对辅导员管理中的主体行为进行仿真研究,从而引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最后通过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A大学的实际应用,形成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管理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对策。全文共分为8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部分,旨在阐述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第2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该章主旨是全面系统介绍目前辅导员管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第3、4、5、6、7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3章对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和研究方法的演化进行了分析,借鉴管理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辅导员工作中的委托-代理风险及管理困境,第4章对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下学校和辅导员的博弈,进行了高校辅导员主体行为演化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第5、6章基于演化视角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规划和基于职业发展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而第7章则是通过对A大学的辅导员绩效管理应用实践研究,构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论文在第8章对全文做出了研究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