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的家园意识——从其“三个家园”谈起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诗人杜甫流落半生,身世飘零,其诗歌中弥漫着一种很质朴浓厚的情感:怀乡思归。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体现了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民胞物与情怀。按儒家宗亲次序,报国忧民情怀正是怀乡思归情结的延伸。在现实人生中,杜甫于此二者都未能实现,反而成了伟大的“诗圣”,这恰印证了“诗穷而后工”的道理。 人生穷困激发了杜甫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诗歌创作不仅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更是其人生的一项大事业。杜甫对诗歌创作的积极、认真和以生命相许,使杜诗必然地取得了高度成就。 文中“三个家园”是指:诗人怀乡思归所面对的“现实家园”(故乡),报国忧民所追寻的“理想家园”(政治理想),诗歌创作所建构的“精神家园”(文章事业)。本文通过对三个家园的论述以阐明杜甫的“家园意识”,即强烈的回归和追寻意识。并藉此探寻杜甫的人格精神。
其他文献
在当代中国,我国现代信用消费(通俗的说就是贷款消费)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少数精英拥有演变为普通民众所有、所享,贷款买房、贷款买车、信用卡透支等现代“负债”已越来越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