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人们随时都希望获得各类信息。但是由于主观性的存在,新闻却不能够完全反映客观事实。通过对前人研究细致、全面的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新闻语篇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这一领域的繁荣并不能遮掩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例如:虽然基于词汇、修辞等语言学层面,学者们对新闻语篇已经做了充分研究,但是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即使应用了批评话语分析,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人们对于非文学领域主观性的研究也并不多,所以值得对它进一步深入探讨。而且,人们总是沉浸在对政治新闻语篇和经济新闻语篇的研究中,因为它们更容易突显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和它们相比,对体育新闻语篇主观性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而对中英体育新闻语篇进行对比研究更是具有一定新意。鉴于目前研究的局限性,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在以往研究中,我们得知政治新闻比较容易体现媒体的政治立场和主观性,所以在此文中,笔者将通过对体育新闻语篇进行功能语法分析去揭示其中主观性的存在以及主观性存在的程度;第二,笔者将通过对及物性系统,主位结构和评价系统等角度的分析去证明体育新闻语篇中主观性的存在;第三,笔者对两份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同一体育事件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主观性在中英体育新闻语篇中一样存在。笔者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数据采集来源于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分析所采用的角度分别是及物性系统、主位结构、评价理论中的态度、介入和分级系统。首先,研究发现在中英体育新闻语篇中主要存在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其中前三种在语篇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对物质过程相关动作者数量的统计中,笔者发现在人民日报中,与巴西相关的动作者数量远远超过与美国相关的动作者数量;而在纽约时报中,其数量却相当。这说明中国媒体在报道中更加客观中立,而美国媒体却给予比赛双方近似等同的关注,想借对美国队努力程度的肯定来分散读者对于其失利的注意。关系过程在中方新闻中出现的更多,说明中方可以自然地描述比赛的背景情况,美方却并不着力于描绘比赛场景,而是留下空间借言语过程来为自己开脱失利的责任,所以对言语过程的使用,英语新闻语篇远远多于汉语新闻语篇。其次从主位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中英新闻语篇中,主语主位都占据了最大的比例。通过标题分析,美方按照常规将胜者作为主位,而中方却把与火箭队相关的内容作为主位。就主位推进模式而言,中英新闻语篇中常出现的是主位一致型、发展型和交叉型。就评价系统而言:第一,在态度系统中,笔者发现中英新闻语篇中鉴赏评价词的使用频率均较高。对于积极情感评价词,中方运用的更多,而英语新闻语篇只是通过客观呈现盛事景象来表达中国人民的感情。英语新闻语篇为了力求客观,更多地使用判断评价词,而中文语篇则力图以其它更有效的方式来感染读者。在态度系统中,汉语新闻语篇更多使用积极词汇,而英语新闻语篇则更多使用消极词汇。第二,在介入系统中,中方更多的使用自言方式来表达自信,而美方则更多运用借言以推卸报道可能承担的责任。第三,在分级系统中,中方更多使用强势语和明显聚焦去突显主题,赞美奥运盛况,而英语新闻语篇则过多使用弱势和模糊聚焦以削弱中方士气,确保美国的大国地位不受威胁。所以,主观性在中英体育新闻语篇中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