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Sn基和Si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和储锂性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于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Sn基和Si基材料具有很大的理论比容量,能满足大功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对负极材料的要求。但是,Sn和Si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引起电极材料的粉末化,从而导致其循环性能下降。同时,硅材料还存在导电性能差的缺点。这些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目前,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纳米化,薄膜化和复合化来解决。因此,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锂离子电池Sn基和Si基负极纳米/微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储锂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以铜粉作为基体,采用化学镀锡和氧化聚合制备了中间体PANI@Sn@Cu,对其热处理得到C@SnCu复合材料。测试表明,锡铜合金材料具有纳米核壳结构,分散性良好。相比于球磨法和煅烧法,化学镀法制备的锡铜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好的储锂性能。(2)同样采用化学镀锡法,以铜箔作为基体,控制化学镀时间,制备了四种不同形貌的Sn-Ag薄膜材料。材料和电化学测试表明,SA-2具有合理的三维孔洞结构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循环100周后可逆容量为583 mAh g-1且仍维持原来的结构。(3)采用溶剂热和NaBH4还原法分别制备了石墨烯、石墨烯@Cu2O和石墨烯@Sn材料。石墨烯@Cu2O材料中,石墨烯表面均匀地分布着10 nm左右的氧化亚铜颗粒。进一步以石墨烯@Cu2O作为中间体,经过氢气还原、化学镀锡和热处理制备了石墨烯@SnCu材料。与单纯的石墨烯和锡相比,石墨烯@SnCu和石墨烯@Sn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这是由于石墨烯复合材料发生了协同效应,提高了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4)以介孔SiO2作为前驱体,采用镁热还原和原位聚合制备了微纳米结构的SiOx-PANI-Ag复合材料。在镁热还原阶段调节SiO2/Mg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控制SiOx内部结构。SiOx(SiO2-1.8Mg)材料中5 nm左右的硅纳米晶体均匀地镶嵌在无定型的SiOx中,同时分布着3 nm左右的孔洞。得益于优越的微纳米复合结构,SiOx-PANI-Ag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100周后可逆容量仍维持在1149 mAhg-1。
其他文献
硅作为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储锂比容量高,嵌锂电位低,材料来源广等优点,然而,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硅电极容量衰减很快,循环性能差。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从北京城市与河流的互动看人地关系,通过明确目标、展开探究、落实素养、关注单元,探究如何在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养成,进而有效实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高。
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和完整性对电池的综合性能有着直接影响。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脱出/嵌入,会使电极产生不同程度的扩散应力,进一步使电极活性层产生裂纹甚至断
伴随着电子设备普及电动车兴起,理论容量高、环保无毒、来源广的硅材料备受科研工作者关注。但是硅的高能量密度使其在锂电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巨大,使得材料粉化,而影响电
目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数码终端产品的大屏幕化、功能多样化,都对与之匹配的储能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储能电池的更新换代中,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耐高电压、无记
由于近几年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对社交网络的研究变得十分有意义。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和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时代,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定制化需求,从海量信息中对目标数据进行
目前人类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建筑中水回用成为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建筑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探讨了建筑中水回用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无人机目前在各个国家中都成为了一大研究热点,关于无人机自主控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机械故障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因此,在无人机地面站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人的因素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设计可以让飞行员工作更加舒适、操作更加省力、执行任务更加高效,从而保障无人机能够做到安全飞行、圆满完成任务。本文基于人因工程学相关理论,结合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对无人机地面站操控台的设计做了深入研究,主
目的:研究人β-防御素-3(hBD3)对肠上皮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及hBD3通过调节自噬对肠上皮细胞迁移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通过雷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均衡饮食营养的需要也在提高,只有合理营养,人体才能健康,只有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并运用不同的烹调方法才会烹制出色、香、味、意、形、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