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示技术从过去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已经发展到现在成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以及新一代的自发光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AMOLED显示技术中的各个像素单元是由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电容组成,由TFT驱动OLED发光。TFT具有多种类型,其中,低温多晶硅TFT与其他类型的TFT相比,具有迁移率高的优势,因此,驱动OLED的能力强,在高分辨率、中小尺寸AMOLED显示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低温多晶硅TFT也存在一些问题,其电学特性会表现出不均匀性,这是由多晶硅薄膜的不均匀性和TFT长时间工作下的电学应力造成的。电学特性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阈值电压和迁移率的变化,为了补偿这些变化,需要设计合适的像素电路。本文设计了一种全P型6T2C电压编程像素电路。电路设计过程中,在补偿阶段,通过驱动管源极放电的方式,提取了驱动管的阈值电压。在数据输入阶段,调整开关管的时序,增大驱动管源级电压,实现迁移率的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当驱动管阈值电压变化±0.5 V时,电流误差率最大10%,当驱动管迁移率变化±30%时,电流误差率最大为9%。另外,本文也设计了一种N-P混合型5T2C电压编程像素电路。电路设计过程中,在补偿阶段,通过驱动管的二极管连接方式给栅极充电,提取了驱动管的阈值电压。在数据输入阶段,调整开关管的时序,减小驱动管栅极电压,实现对迁移率的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当驱动管阈值电压变化±0.5 V时,电流误差率最大9%,当驱动管迁移率变化±30%时,电流误差率最大为6%。最后,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全N型5T2C电压编程像素电路。电路设计过程中,在补偿阶段,通过驱动管二极管的连接方式中漏极放电方式,提取了驱动管的阈值电压。在数据输入阶段,调整开关管的时序,增大驱动管栅极电压,实现迁移率的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电路当驱动管阈值电压变化±0.5 V时,电流误差率最大为6%。当驱动管迁移率变化±30%时,电流误差率最大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