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需要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程式化语言是现成语言结构的总称,作为一种预制模式,以整体形式存储在记忆中、运用时整体提取的特征使其成为一种值得探究的特殊语言模因。程式化语言模因为语言的理解和处理提供捷径,从而可以缩短其通过同化记忆阶段的时间,进而实现高效的表达和传输。科技英语论文在语篇结构、句型及词汇表达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程式化的特点。由于缺乏必要的程式化语言模因的输入,学生在进行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时难以产生有效的语言输出,普遍存在高度焦虑情绪。目前,国内外关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而程式化语言模因的特征及其作为科技英语论文的一大特点为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基于模因论,采用输入程式化语言模因的方法,结合模因传播复制规律中同化、记忆、表达、传输的四个过程,来探究程式化语言模因对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研究对某高校两个班共120名大二学生进行一个学期的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实验,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控制班。随后,使用软件SPSS20.0对两个班的前后测试成绩和实验前后的焦虑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T检验,同时对学生的前后测论文中不同错误类型出现的频次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研究问题如下:  (1)利用程式化语言模因如何加快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的提取效率,提高其输出效率?  (2)在程式化语言模因教学法框架下,学生的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焦虑程度是否能够降低?成绩能否得到显著提高?  (3)在程式化语言模因教学法框架下,学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的错误频次在哪些方面明显减少?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程式化语言模因的特点与同化记忆阶段对模因的要求相吻合,因此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分析,把科技英语论文中的程式化语言模因分为图表描述、词汇(名词+名词模式、词缀、缩略语)、句法(被动句、“it”句型、名词化结构、平行结构、圆周句、非谓语结构)和篇章(科技英语论文结构)四个层面,并将其作为同化记忆的材料,从而加快学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的提取效率;在表达传输阶段,利用基因型与表现型模因的特点,加强科技英语论文中的程式化语言模因同义异形和同形异义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可以高效输出;第二,对焦虑问卷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学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的焦虑度显著降低,实验班学生的焦虑度值由平均98.5(97-130为高度焦虑)降为平均61.38(60-96为中度焦虑);对学生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显示,实验班学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第三,对学生前后测论文中不同错误类型出现的平均频次统计显示,实验班学生在科技英语论文的篇章结构和句型方面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如论文格式、被动句、非人称主语句和平行结构方面的错误频次明显降低。  本研究对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教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基于前测中学生科技英语论文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加强学生对科技英语论文中的格式、被动句、非人称主语句、非谓语结构等方面的程式化语言模因的同化和记忆,以便加快提取效率,降低学生进行语言输出时的的焦虑程度;第二,针对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的特点,加强程式化语言模因同义异形及同形异义的指导训练,以此实现科技英语论文写作高效的表达和传输。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本研究对合作学习模式在江苏省一所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效
在我的记忆中,四川历来是人文萃集之地。李青莲、杜工部虽非蜀人,但书剑飘零,于此久游久居,堪称是地道的蜀中山水滋润出来的人,而一首《蜀道难》 、一组《秋兴八首》更标显出作为文人、诗人的曲折心怀与至高境界。至于眉山的苏子瞻则是纯纯粹粹的四川籍人士,仅此一人,说四川出奇才、出大才、出伟才就不足为过了。四川,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神奇地方。白云,我的朋友,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四川人,一个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书法家,
现如今中学历史教学在对于解读传统文化及价值观教育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和谐校园以及文明社会的建设基础,要使历史教学发挥出重要作用,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
期刊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人因为有着好奇的天性,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使人类走向进步,走向文明。而在我们科学的课堂中,老师的一些行为在逐渐淡
期刊
摘要: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中多负载的情况,在传统的四线圈单负载磁谐振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上,研究了多负载情况下的负载传输特性。运用电路模型分析出传输系统线圈耦合系数和负载对输出电压、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3D模型对系统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结果证明了在多负载情况下,负载合理的选择对系统的输出电压、传输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且总有一个最佳负载使系统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