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槐(Robinia persudoscacia)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等。在西部防护林工程中,在多风、干旱、寒冷地区的沟边、河滩、沙谷地带大力营造刺槐林,常因失水过多,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引起梢部干枯。为了发挥刺槐的水土保持作用,更好地绿化干旱贫瘠的土地,本文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对干旱条件下刺槐生长、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1.对供试刺槐无性系(皖一、鲁一、鲁78、鲁59)进行盆栽抗旱性研究,主要研究了干旱处理下的刺槐无性系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以及叶绿素含量变化,Pn日变化有明显的“双峰”,在干旱12天时78和L1还有两个较小的“双峰”,W1和59Pn呈缓慢下降趋势,干旱20天时Pn明显下降。供水良好条件下L78和W1最大蒸腾速率出现的时间与光合午休时间一致,59和L1Tr变化幅度不大。干旱10天总体Tr下降,但是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干旱20天时刺槐苗Tr继续降低,最高值小于3mmolm-2s-1。供水良好情况下,L78和59有相对较高的WUE干旱10天和20天时L1有相对较高的WUE,干旱10天和20天WUE明显升高,一定范围的干旱可以提高WUE。L1干旱20天时WUE比10天略有下降。刺槐无性系叶绿素含量随干旱加剧先降低后升高,干旱10天时叶绿素对干旱敏感由干旱胁迫引起叶绿素分解,但是严重干旱下叶片失水导致单位质量的叶绿素含量升高。 2.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皖一和鲁一在干旱条件下增施氮磷肥后光合、荧光参数变化,试验表明光合特性中,LSP、LCP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是水分和氮磷交互作用,增施氮磷肥提高刺槐叶片的LSP。L1的LSP高于W1。水分胁迫抑制了苗高生长,增施氮肥减缓这种抑制。磷素对苗高生长影响不显著。水分胁迫降低了Fo,而Fv变化不明显。水分胁迫降低了Fv/Fm。增施肥料可一定程度上减缓Fo、Fv、Fv/Fm的降低,这也是施肥可以减缓水分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的破坏。 3.不同水分梯度下刺槐无性系增施氮素、磷素对刺槐无性系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生长以及植株营养元素的影响。Pn受水分胁迫影响显著,不同水分胁迫Pn依次: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同时施氮量也显著影响Pn,适量氮肥可以提高Pn。中度、重度水分胁迫下的刺槐叶片的WUE要高于轻度水分胁迫下的,适当的干旱胁迫可以提高植物的WUE。中度水分胁迫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刺槐根茎叶的含水量,重度水分胁迫下这种提高不明显。氮素和水分对苗高和地径增长量影响显著。随干旱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增加显著,增施氮肥也提高了脯氨酸含量。轻度水分胁迫时叶片水势较低,随胁迫加剧叶片水势越高,增施氮肥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片水势。适当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根系氮积累,不同水分梯度下根系含氮量依次为:中度干旱>重度干旱>轻度干旱。增施氮肥促进茎钙积累,叶片钙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