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篮球是相对业余篮球而言的,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篮球发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也是竞技篮球发展的高级阶段。本研究以世界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趋势为参照,以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探索的社会体制环境为背景,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用发展的眼光,对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旨在寻求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困境的解决路径提供务实而理性的建议和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西方职业篮球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形式,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是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导下,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的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探索。国内外实践证明,职业体育产生和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条件,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改革实践是在职业体育社会条件并不齐全的背景下开展的。首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完善阶段,计划和行政手段还发挥着重要影响。其次,举国体制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它的使命决定了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在于:持续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创造优异竞技成绩、实现为国争光。再者,我国竞技篮球竞技水平及其人才储备与职业化篮球标准尚有不小差距。因此,在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的初步探索阶段面临发展困境是正常的。当前困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指导思想过于理想化、竞技成绩未有突破、职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开发薄弱、竞赛体系不完善、潜在的颠覆性隐患等方面。产生困境的根源主要有:管理体制制约、职业化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瓶颈制约、法制建设滞后、社会转型期的局限以及市场主体地位未确立等方面原因。其中管理体制和人才瓶颈制约是产生困境的主要根源。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改革探索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大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改革模式、改革进程不可能超越国家整体发展模式。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探索中总结,在实践中发展。走出困境需要时间、勇气和智慧。第一阶段,保障国家队竞技成绩、整合我国篮球人才培养资源。保障和提升我国竞技篮球竞技成绩是职业化改革的原始动机,职业化只是为了达到原始目的的新手段。而竞技篮球激烈竞争的终端还在于高水平篮球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必须有效整合篮球人才培养资源,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工程。第二阶段,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深化职业联赛职业化建设。政府作为联赛的所有者、管理者,务必创造旨在促进联赛健康、平稳发展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制止联赛失范行为、防范潜在的颠覆性隐患。第三阶段,依托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职业化运行机制创新。我国竞技篮球职业化作为发展手段和方式的改革探索,它的困境突破路径以及发展远景最终取决于管理体制给予的体制环境和政策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运行机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