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Ⅰ类抗原及CD8分子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HLA-I类抗原及CD8分子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LA-I类抗原及CD8分子的表达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慢性宫颈炎中HLA-I类抗原及CD8分子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HLA-I类抗原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6%、100.0%及100.0%,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降低(P均<0.01),HLA-I类抗原在I期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7%明显高于Ⅱ期0.0%(P<0.01);CD8分子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慢性宫颈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与HLA-I类抗原相似,分别为22.6%、95.5%及100.0%,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亦明显降低(P均<0.01),CD8分子在I期和Ⅱ期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和0.0%(P<0.01)。HLA-I类抗原和CD8分子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而逐渐的表达减少甚至缺失。而二者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LA-I类抗原和CD8分子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366,P=0.002)。 结论:HLA-I类抗原和CD8分子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减少甚至缺失,二者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常温及浅低温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 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检测E-cadherin、Ezrin、MMP-2和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SC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的意义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
“以诗为词”的理念在抗战时期产生激烈反响,得到章士钊、林思进、苏鹏等人的积极回应.章士钊词评论犀利、诡奇夸张,然存在一味追求表情达意而轻视词体本色的不足,这是“以诗
涪城区是绵阳市主城区,全区有各类学校186所,共有学生9万多人.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涪城区着力打造“红色校园”,让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rn打造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