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村坐落在大山之中,信息相对闭塞,村民往往忙于生计而无意民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同时受着政策、生计、宗族等多方面的影响,村民的政治态度却没有发生过多改变。在高村,民主进村的历史近二十年,民主意识却没根植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选举大会当日只有二十余人到场投票。同时,体制内精英认为无法从选举中获取利益,还有可能因村务而得罪村民,在乡干部的劝勉下勉强答应参选,而体制外精英则拒绝了候选人的提名,使得村庄出现“候选无人”的状况,最后实行等额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1998年颁布,从此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在中国农村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开始兴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人们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却莫衷一是。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村村委会选举过程的深描,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高村村委会选举过程,从选举的过程发现村政的运作过程、村民的立场态度、精英的反应机制,以及村干部与普通村民的实践形态。乡村治理模式以及村庄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得村委会选举的参与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通过对选举事件的研究可以反映全国大部分农村的选举现状,为乡村治理与发展提供启示或指出新路向。本文认为,保障了生存,才有条件去发展民主;能从中获取利益,才有动机去参与民主;拥有一定的资源,才有热情去维系民主。即是说,民主只有真正进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中、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契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村民自治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视角和方法,以及个案村庄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讲述选举前的准备:成立选举委员会、进行选举宣传、候选人提名。第三章讲述正式选举的过程,以选举中普通村民的表现为主。第四章讲述选举的结果以及选举后发生的上访和纠纷。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与思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