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认为一支股票的动量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于其相对于其它股票的回报率,另一种来自于其控股公司自身特点决定的异常回报率。所谓异常是指股票不同于市场指数的波动的非系统性波动。尽管具有不同动量的股票组合在持有的第一年表现相差无几,然而一年后它们的表现则截然不同。根据相对回报组成的股票组合有很强的反转效应;而有异常回报的股票组合则有很强的惯性效应。在本文中,将首先定义异常回报动量,并且根据定义找出具有这种动量的股票组合。根据股票的异常回报的大小定义在J个月的构造期内,有异常回报动量的“赢家”股票组合和“输家”股票组合,并对在不同构造期内产生的各个股票组合的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J个月的构造期内对各个股票的收益进行排序,将收益位于最前面和最后面的股票分别定义为有相对回报动量的“赢家”股票组合和“输家”股票组合。根据异常回报动量和相对回报动量的定义,将异常回报动量和相对回报动量分离开来,也就是将有异常回报动量的股票组合和有相对回报动量的股票组合区分开来,以便找出异常回报动量和相对回报动量的长期区别,以及这两种动量与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关系。最后,试图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这两种效应产生的原因,并用实证的方法来证明这种猜测的合理性。因为趋利的特点有可能使得机构投资者对相对回报率的关注和对个股非系统性波动的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