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格局及影响因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研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壤碳库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准确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的大小和时空格局,了解各控制因子对土壤有机碳蓄积量的影响机制以及土壤碳对全球变化的反馈机制,揭示土壤碳库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对陆地碳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气流气候条件,同时,它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先兆区,探究青藏高原土壤碳库储量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既有助于揭示土壤有机碳在高原独特地理单元内的分布状况,又可为研究土壤碳储量格局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作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首先论述了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蓄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土壤碳库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以青藏高原土壤为研究对象,从中国第二次土壤资源普查资料中,收集整理了青藏高原范围内的393个可精确定位的土壤剖面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建立土壤剖面的空间定位数据库。结合1:100万土壤类型图,估算青藏高原土壤碳储量,并分析其在经向、纬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以及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在ArcGIS操作环境中,将土壤剖面空间数据库与5km×5km的气象栅格图中对应位置的气候属性值链接起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气温、降水、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和质地状况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利用青藏高原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其有机碳在不同深度间隔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得出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相对储量(相对于1m土层的总有机碳储量),分别是森林59%,灌丛45%,草地46%,荒漠34%,有机碳在各土层中的聚集状况沿深度递减的速率依次表现为森林最快,荒漠最慢,灌丛和草地居中。 (2).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根据青藏高原现有的土壤剖面数据资料,并结合1:100万土壤类型图计算可得,青藏高原陆地部分的图上统计面积为255.82万km2,高原土壤的平均厚度为71cm,平均容重为1.25g.cm-3,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75%,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为14.20kg.m-2,其土壤碳库总储量为36.31PgC。青藏高原的土壤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9.15%,而高原土壤碳储量占全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9.29%。比较全球土壤碳库的估算结果,取其中数为全球有机碳储量的平均值即1373PgC,青藏高原土壤碳库的储量是全球的2.64%,而其土壤面积仅为全球陆地面积的1.87%。 (3)青藏高原的土壤碳库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随纬度降低有机碳密度大体呈递增趋势;北部地区大致随经度增加土壤碳密度增加;在西部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也随纬度降低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土壤碳密度在东南和西北部存在巨大的差异,在E99°N39°处到E87°N30°处的两侧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分界,分界线右边的土壤碳密度基本都大于21.88kg.m-2的,而左边土壤碳密度则大多小于这个值,有机碳密度从东南向西部递减。 (4).青藏高原土壤碳蓄积的影响因子:分析土壤有机碳与气温、降水和土壤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海拔高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R=-0.216,p<0.01),但海拔升高可以提高0~20cm土层的有机碳相对聚集程度(R=0.310,p<0.001);气温升高会增加部分地区或部分土层的有机碳密度,但表层土壤的有机碳相对含量随气温减少而增多(R=-0.229,p<0.001);降水量与土壤碳密度正相关(R=0.294,p<0.001),表层土壤的有机碳聚集也随降水增加而增加(R=0.203,p<0.001);全氮含量增加会提高有机碳储量(R=0.879,p<0.001),和0~20cm土层的有机碳相对含量(R=0.166,p<0.01)。在青藏高原,土壤质地状况仅在草地、灌丛和荒漠等部分植被类型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砂粒含量增加和粉砂、粘粒的减少都会降低土壤碳储量。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1)探讨在离体条件下制备α-Syn寡聚体的条件;2)探讨细胞外α-Sy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为了制备α-Syn寡聚体,我们首先构建了野生型和两种突变型(A53T和A30
半导体光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作用引起了各国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在众多半导体光催化剂中,TiO因其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而备受关注.纳米TiO是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在紫
永磁材料是国民经济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之一,铁氧体作为永磁材料的一种,由于具有磁性能好、抗氧化性强、价格便宜、原料丰富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工和电子产品制造
云南省是中国淡水鱼类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大约有430多种特有鱼类分布于此。洱海是云南省的第二大淡水湖泊,其原有的鱼类区系包含了17个土著种,其中有7个特有种
微电网能量管理是微电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其功能是实现微电网内部发电单元、负荷单元及储能单元信息交互以及微电网与外部电网的信息交互。目前,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待提高,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尚不具备与智能电网及未来智能微网的互联的能力,难以适应今后电网和微电网智能化的要求。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针对目前电网和微网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如可扩展性差、预
本文在热带树木构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首次以幼苗的构筑型及其动态变化为突破口,深入研究海南岛主要热带树木苗期构筑型的动态发生及其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树种在热带山地雨林
一、棕色固氮菌突变种DJ35固氮酶钼铁蛋白的纯化、体外重组及结晶研究棕色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 Lipmann)突变种DJ35的菌体破碎后,所得的未经加热的粗提物经DEAE Ce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直流特高压线路相继投入运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这一电力发展战略的实施得到不断深化,使得我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日益提高。而输电线路的雷击
本研究用丙烯酰胺单体与膨润土复合再聚合水解制备高吸水性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结构特征、水肥调控性能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用在丙烯酰胺均聚体系中加入
热带地区的森林砍伐及森林退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理解该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极其重要。森林的退化和丧失通过改变物种组成和土壤地表温度及土壤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