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皮藤是我国较有开发潜力的杀虫植物之一。在玉米象等储粮害虫的防治上对剂型的要求只能是粉剂或熏蒸剂等。为此,苦皮藤素微粉剂研制及应用研究,对新型谷物保护剂的研制及苦皮藤素进一步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苦皮藤根皮的甲醇和苯提取物为原料,利用先进的气流粉碎技术,完成了15% 苦皮藤根皮甲醇提取物微粉剂(微粉剂I)及6.7%苦皮藤根皮苯提取物微粉剂(微粉剂II)的配方研制和工艺流程设计,在国内初步研制出第一个植物杀虫剂微粉剂产品。本项研究设计出一种配方筛选的方法,根据苦皮藤素V 保持稳定的PH 值范围及该微粉剂中所需的低吸附性对填料进行筛选,再根据外观和粘附性调整助剂品种和用量, 优化了配方。苦皮藤素微粉剂的组成为:微粉剂1 的苦皮藤根皮甲醇提取物15%(苦皮藤素V 计为0.045%),助剂o.5%,填料84.5%;微粉剂2 的苦皮藤根皮苯提取物6.7%(苦皮藤素V 计为0.1%),助剂O。5%,填料92。8%,其中助剂为NNO,填料为高岭土。本研究首次制定了苦皮藤素微粉剂的质量标准。其技术指标为:微粉剂1 和微粉剂2 的苦皮藤素V 含量分别≥0.045%和≥O.1%(w/w);细度为100%通过325 目,平均粒径d50<5μm;pH 值范围为5~7:水分<O。15%;外观为无团块的土黄色流动粉末:反复冷冻后,制剂在室温下外观合格:54±2℃的条件下,贮存两周,有效成分苦皮藤素V 的分解率不大于8%;在不加石英砂条件下, 自山流动;对一般谷物种子的表面覆盖率大于85%。同时,根据该产品是谷物保护剂的特点,也首次提出了微粉剂粘附性试验的方法,使产品的药效能得到较好的保证。同时也初步确定了两种微粉剂的生产工艺,根据超微粉剂设备研制的最新动态,并为相应的设备进行了选型。这些都为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研究了两种微粉剂.对小麦、玉米、大米中的玉米象成虫存活、对卵和幼虫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小麦、玉米、大米中分别混入微粉剂1 和微粉剂2,当浓度达到1000mg kg-1 时能有效控制玉米象的危害,对第二代成虫繁殖抑制率超过90%。此外,还进行了两种微粉剂防治绿豆中绿豆象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豆中混入微粉剂1 和微粉剂2,当浓度达到4000mg/kg 吋能有效防治绿豆象成虫,药后15d 的校正死亡率都达1 00.05%,120d 成虫繁殖抑制率分別为94.74%和91.80%,绿豆侵害率分别为6.1%和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