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方法,探索10名回沪知青子女对自身身份的认识,对他们认识自身身份的信息来源、过程、结果和影响进行深入、详细地说明。研究结果显示:回沪知青子女认识自身身份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来自于他人的反射性评价和对他人行为及态度的因果归因。他人的反射性评价主要是来自于回沪知青子女的在上海的同学和同事,对他人行为及态度的因果归因则是针对回沪知青子女的父母和在上海的亲戚。
回沪知青子女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是介于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特殊群体,本研究借用齐美尔和鲍曼的“陌生人”理论,以“我们”、“他们”、“陌生人”分别说明这三个群体,并描述回沪知青子女对于自身身份认识的现状。回沪知青子女“陌生人”的身份定位,与他们在上海的境遇及对于自身境遇的感知相结合,影响着他们对于上海的认识和认同、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以及他们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回沪知青子女的父母、亲戚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回沪知青子女问题的办法,并且指出了这一问题的历史性和发展性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