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动肌肉的助力上肢外骨骼系统人机协同控制策略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力上肢外骨骼作为一种可穿戴的机器人系统,由于能够显著增强人体机能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以气动肌肉为执行器的外骨骼系统具有良好的柔顺性,但气动肌肉模型及气动系统固有的非线性很强,这就增加了控制的难度。本文针对选用气动肌肉作为执行器的助力上肢外骨骼,对系统的建模及人机协同控制做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测试了气动肌肉的力学特性并建立了拟合模型;基于所建模型设计了两种离散型滑模控制器对直线运动的肌肉测试系统进行控制,又对单自由度机械臂设计了连续滑模控制器,实验结果说明滑模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其次,分析了双自由度机械臂的耦合动力学方程,与前一章建立的执行器模型构成了外骨骼的状态方程;为研究滑模控制率的解耦性能,设计了机械臂末端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再次,建立了人机交互的阻抗模型,通过接触力信号生成运动控制器的参考信号,以实现对穿戴者运动意图的准确判别。实验说明了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快速性。最后,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开发了集测试与控制为一体的上位机软件以及以FPGA为PWM主控单元的硬件系统。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于企业来说,如何依靠管理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必须探索的问题.现
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十分重要,是评价汽车动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当前,通常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建立仿真模型来研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其中建立的仿真模型主要是多刚体模
焉耆盆地是在南天山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复合型盆地,该盆地经历了印支、燕山中晚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构造行迹十分复杂。在该盆地紧邻生油深凹的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自己的教学方
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服务行业中的人力资源薪酬体系的构建反映了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