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工业化阶段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不再满足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于是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用于规范企业的生产。但企业为改善环境绩效所付出的成本是否会降低企业的财务绩效,这是企业管理者一直担心的问题。为此,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探讨二者的关系,试图对此做出解答,但由于选取的样本行业和衡量指标不同导致研究的结论尚且无法统一。本文拟选取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也属于典型的重污染行业企业—钢铁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我国2009-2018年沪深两市的钢铁上市企业进行筛选,共选取13家上市公司的]30个样本数据,以单位营业收入排污费为环境绩效的替代变量,选取总资产净利率作为财务绩效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工作有:第一,收集和整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企业改进环境绩效所带来的额外增加成本是否会使企业财务效益改变,以及如何改变等问题,探讨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定性关系;第二,以我国钢铁上市企业1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冋归分析定量探讨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并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上来看,钢铁上市企业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钢铁上市企业在改善环境绩效时,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2)钢铁上市企业对提高环境绩效所产生投入会正向影响后期的财务绩效,但也仅仅影响后一期的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对滞后两期的财务水平无显著的正向影响;(3)随着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到达一定程度后,提升环境绩效给财务带来的边际收益几乎为零,意味着财务绩效不是随着环境绩效的不断改善而无限增长的。针对上述的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提出合理建议,政府应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和环境保护激励机制;企业应合理投入环境管理资金,研发新设备新技术;社会利益相关者应发挥监管职能,加大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