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模态文体学研究需要在微观层面上确定具体的分析研究工具从而对多模态文本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并发现符号资源生成意义的方式和特征。多模态文体学研究所总结的模态符号语法以及模态间的关系特点可以为开展多元读写教学提供概念和方法指导。多模态文体学研究对语篇的阐释和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对多模态语篇的欣赏和批评能力。虽然预见到多模态文体学研究对于多模态语篇分析和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多模态文体学研究还缺少系统性,仍处于萌芽阶段。 本研究尝试建立一个多模态电影文体学的模型,然后论证在运用了分析工具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后,该模型对电影意义的阐释力。本研究还将论证该模型是否具有通过电影阐释拓展学习者多元读写能力的可行性。 本研究将多模态文体学研究集中于电影,首先是基于电影媒体所具有的长期积累的文本组成规范,这些规范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该媒体文本形式下的模态符号的使用规律和特点。同时,在解释和批评方法上电影媒体有大量的成熟的理论和经典文本可供借鉴,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多模态文体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电影媒体本身就是丰富的多媒体文本载体,将电影作为多媒体形式开展研究是与多元读写研究的模态多样性研究出发点相一致的,并可以在理论和方法上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读写能力提供应用模型。 本研究所建立的应用模型的核心分析和阐释工具是“多模态电影分析”研究工具。本研究将综合并扩展多位学者根据文本、逻辑认知及语用等理论衍生出的侧重于不同电影文本的分析工具,形成了更具广泛适应性的多模态电影分析工具箱,使之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描写、阐释和评价电影文本的意义。 本研究发现所构建的多模态电影文体学模型可以在电影阐释的过程中解释电影文本如何通过组合符号资源生成意义,电影符号文本和更高层级的电影意义之间如何关联。本研究还证明该模型能够为培养多元读写能力贡献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