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自主降落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机通常利用INS和GPS的组合实现导航。然而,INS和GPS的精度较为有限,仅凭两者难以实现精准的自主降落。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微型处理器的发展,利用视觉辅助无人机完成自主降落成为一种可行方案。本文综合运用目标检测、飞行控制等技术,设计了一种无人机自主降落系统。目前,目标检测技术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图像运算,而一般无人机的图像处理芯片的计算能力则较为有限。本文设计了高效的地标检测模块,以减少检测的计算量。该检测模块包含三种独立模式:低功耗模式,该模式使用基于轮廓的检测方案;高性能模式,该模式使用基于YOLOv4-Tiny的检测方案;混合模式,该模式综合了前两种模式,会在两种检测方案之间进行切换。在基于轮廓的检测方案中,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滤波、边缘处理等图像预处理方法,以获取地标的轮廓信息,从而根据地标的轮廓特征完成检测;在基于YOLOv4-Tiny的检测方案中,使用YOLOv4-Tiny网络进行训练,并通过修剪特征通道和参数微调以提高算法执行效率,之后使用训练出的模型完成检测。相比之下,前者计算量较小,检测速度较快,但检测精度较低,适用于常规的降落场景;而后者计算量较大,检测速度较慢,但检测精度较高,适用于复杂的降落场景。经实验验证,两种检测方案均能在计算能力有限的无人机平台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只是在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上各有优劣。在实现对地标的检测后,使用卡尔曼滤波融合图像数据和惯性数据对无人机位姿进行校正,从而辅助无人机实现精准的自主降落。
其他文献
在间歇性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形势下,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有助于缓解传统电源的调频压力,降低系统的调频成本,提高系统的调频性能。相比于传统电网,现代电力系统高度依赖于通信网络,特别是延伸至用户侧的通信系统更为薄弱,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急剧增加。本文针对需求侧参与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问题,研究了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Do S攻击的检测与防御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需求侧响应参与电力系统
在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充电站作为基础能源供给设施,既是构建完善充电服务网络的基石,也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进步的重要前提。随着充电站行业的发展,目前传统交流充电站商用价值下降,无法有效满足用户愈发庞大的充电需求。随着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和三元电池的应用,直流型快速充电站因其高效的充电速率,便捷的充电方式,已成为商用主流充电方式。变流器是直流充电站的核心部分,其内部IGBT开关器件的频繁运行较易导
随着物联网应用创新不断,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快速发展,智能终端日新月异。智能应用已经从传统的简单传感器数据检测传输发展到目前的多媒体上下文信息感知。为解决移动终端处理能力不足和电池容量受限的问题,以及满足计算密集型应用的服务质量,业界提出了MEC的体系结构。MEC体系结构将存储和计算资源部署到网络边缘以为移动终端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提供了一个低延迟、高可靠、高带宽的解决方案。而使用D2D通信技术
太阳光选择性吸收薄膜在各种光热转换系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应用。对于不同的光热转换系统来说,其工作温度与太阳能光照强度一般不同,因此需要针对特定温度和聚光比优化设计太阳能光热转换薄膜。由于可以吸收大量太阳辐射,并同时保持低热辐射,太阳能光热转换薄膜可以用于光-热-电转换器件中。但传统的垂直型太阳光-热-电转换器件由于使用块体热电材料,存在着体积过于庞大的问题。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小型化和便携式电
纯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负载模拟系统采用电机对拖的控制方式来模拟EV驱动电机在不同路面的负载特性,其不受自然环境约束,灵活设定实验参数,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可准确地在实验室条件下复现出实际EV理论的负载特性。永磁同步电机(PMSM)具有功率密度高、调速范围广、运行效率高等优点,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实现EV负载特性的模拟时,有利于简化模拟系统的控制复杂性,对于EV负载模拟系
四旋翼飞行器不仅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造价低廉并且灵活垂直起降等优势,而且能轻松进入人类难以探索的危险环境,同时伴随着处理器、传感器以及飞行控制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但是四旋翼飞行器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易受到空气阻力等未知恶劣环境影响以及电机损坏等不可控因素导致的飞行器故障,使得四旋翼无法完成任务甚至造成坠机事故。因此为了实现四旋翼飞行器在受到外部干扰和故障时能够安全、可靠、稳定的控
光学相位调制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光通信、光信号处理、综合孔径成像、微波信号处理等领域,都离不开光学相位调制。本文利用介电弹性体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光学调相器。该调相器通过电压驱动介电弹性体形变,达到调节相位的目的。通过相位检测平台检测调相器的相位,再使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条纹标记法分析其相位变化。最终制备完成的光学调相器的调相精度可以达到1/35λ。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研究
目前航天器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航天器自身向小型化发展,导致单个航天器可用物理资源减少;二是航天云平台的发展,单个航天器的作用越来越有限,逐渐向由多个航天器构成航天云网,整合多个航天器的资源以提供更高效服务的趋势过渡,这也导致了航天器之间通信成本的增长。本文主要研究将航天云平台与容器虚拟化相结合,通过制定云平台下合理的任务与容器调度算法,缓解航天器两个主要发展趋势所带来的问题,对提高单个航天器
圆极化选择表面(Circular Polarization Selection Surface,CPSS)作为一种空间滤波器,对工作在同一频率下的不同圆极化电磁波具有极化选择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极化分集天线系统的设计中。由于传统的CPSS单元加工复杂,斜入射性能不稳定等缺点,致使其越来越难以应用于设计现如今通信系统中的多功能天线。因此,探索简单的新型CPSS结构并将其用于天线设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双肩背包通常用于远足、军事、学生和其他活动中承载各种负荷。在行走过程中,除了来自背包的静态负载外,躯干的周期性垂直加速度还会引起振荡负载,这种振荡负载对人体伤害影响很大。背负背包可能还会影响人的姿态,造成人身体的不稳定性,本课题通过研究分析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以及背包对步态的影响,综合结果来分析背包的背负性能。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步态信息的背包性能评估系统,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