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制一种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骨科内植物,并筛选出最佳可以控制抗生素释放时间和浓度的有机高分子可降解材料。2.对本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进行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及持续时间测定,以了解其体外缓释规律及环氧乙烷灭菌对其抗菌效能的影响。3、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该内植物在动物体内的缓释规律,以及应用于临床的前景。方法:1、分别取100例Ⅱ~Ⅲ°开放性骨折患者创面清创前及清创后组织0.5~1.0g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适合本实验的抗生素。2、在长约5cm,直径4mm的圆柱形不锈钢短棒上均匀涂布适量抗生素,其外包裹丙烯酸树脂等多种高分子可降解有机物的混合物即制成实验用带抗菌效能内植物。3、体外实验:将带有涂层的8根不锈钢短棒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经环氧乙烷灭菌,将8根不锈钢短棒分别置入10ml PH=7.40的PBS磷酸盐缓冲液中,并保持其处于37℃的环境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溶液中头孢唑啉钠的浓度变化及其有效抑菌时间。4、将20根带有抗菌涂层的短棒分别植入2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股骨大转子处肌袋中,术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兔静脉血及短棒周围组织中头孢唑啉钠浓度。实验结果先用one-way ANOVA分别对空白组及对照组组间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再用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将空白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1、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在创面内均可见到,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示其对万古霉素、复达欣及头孢唑啉钠均较敏感,本实验选择头孢唑啉钠作为缓释药品。2、将本内植物置入模拟体液后第1~2天所释放出的头孢唑啉钠保持一个较高的浓度(最高浓度可达58.53μg/ml),自第3天开始平缓的下降,第17天时8根试管中最低浓度仍高达7.1μg/ml(头孢唑啉钠对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6.3μg/ml),经过统计学检验,环氧乙烷灭菌组与未灭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将本内植物植入动物体内后第1天乙烷灭菌组与未灭菌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将本内植物植入动物体内后第1天的起始浓度即高达30.47μg/ml,第2天浓度达到峰值(38.42μg/ml),第3天开始下降,至第14天溶液中头孢唑啉浓度仍能保持6.34μg/ml,高于头孢唑啉钠对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0.1~6.3μg/ml)。其缓释规律与体外实验相似。结论:用本涂层方法制备的自带抗菌效能骨科内植物无论在动物体外或体内均具有较强且持久的抗菌能力,且接受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对其抗菌效能基本无影响,对防治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80例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用中医辨证进行分析,并局部应用西药,对照组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以糖脂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糖尿病人口呈现急剧上升的的趋势,但是却未能找到根本性的治疗药物。许多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贯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整个过程,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土壤。因此糖尿病抗氧化治疗领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