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体》的英译本是由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兼翻译家刘宇昆翻译的,该部小说获得了2015年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三体》的获奖除了原作自身的魅力外,翻译也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以《三体》的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其获奖情况、全球销售量以及国内外读者及媒体的评价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外译科幻作品,因此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的研究问题是:1.译者刘宇昆采取了哪些翻译方法?2.基于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者为什么采取上述的翻译方法?本文借助于接受理论的期待视野对翻译的启示,对《三体》的英译本做描述性研究。首先,通过对比原作与译作,本研究发现译者为了提高目标读者对译作的接受,采取了注释性与解释性翻译、删减与改写、意译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译者采取上述翻译方法的原因,即在照顾目标读者期待视野这点上译者是如何考量的。研究者发现当目标读者出现视野空白时,译者采取注释性与解释性翻译;当目标读者视野与原文出现冲突时,译者倾向于使用删减、改写和意译;当目标读者视野与原文出现重叠时,译者便采取直译以帮助目标读者在已有的视野基础上,构建新的视野。本研究对期待视野这一概念进行了细化,以期对科幻小说的英译给予更为具体的指导。本文认为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影响其对译本的接受,译者要充分重视接受译本的读者,关心他们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此外,翻译文本的选择也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要选择能够进入受众视野的优秀的现当代科幻作品。总而言之,翻译方法以及文本的选择只有照顾到了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才有可能为目标读者所接受,才能让中国科幻小说成功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