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血不利则为水”及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血水同病的理论,以桂枝茯苓胶囊为代表,通过实验观察活血利水法对EMT模型大鼠血清E2、P及内膜AQP8的影响,探究活血利水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新思路。 方法:选取健康雌性成年SD大鼠135只,体重180±20g,适应性喂养1周,行阴道细胞涂片检查建立动情周期档案,选择连续有2个以上正常动情周期的大鼠123只,随机选取15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6只作为假手术组,并去除一侧子宫。将92只处于动情期的大鼠进行自体移植手术。术后肌注庆大霉素预防感染,第2天肌注雌二醇促进异位内膜生长。4周后剖腹探查,若异位灶表面有微小血管增生,有液体积聚呈透明小囊状者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7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丹莪组、桂高组、桂低组、散结组。按照施新猷的《现代医学实验动物学》中的计算法换算药量,连续给药4周后开腹采集标本。然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内膜组织变化,ELISA测血清E2、P,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膜AQP8的表达,统计处理数据。 结果:1.模型组异位内膜呈增生样改变,腺体数目多,呈柱状、立方形或者是乳突状,方向朝着间质生长,表现为假腺体样改变,腺腔大,内可见分泌物,间质细胞多,可见有炎性细胞浸润,血管丰富。各用药组异位内膜皆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桂高组最明显。2.各用药组E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桂高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3.桂高组血清孕激素含量与模型组相比P<0.01。桂低组、丹莪组、散结组分别与模型组相比,P>0.05。4.模型组异位内膜AQP8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模型组、桂高组、桂低组、散结组及丹莪组分别两两相比,P>0.05。 结论:1.模型组可见异位内膜增生样改变,各用药组都可见异位内膜的萎缩,其中以桂高组最为明显。2.各用药组中血清E2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桂高组最为显著,说明桂枝茯苓胶囊、丹莪妇康煎膏及散结镇痛胶囊都可以通过降低E2来抑制内异症,其中以桂高组效果最佳。3.桂高组中孕激素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可降低血清中孕激素来抑制内异症的发展。4.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模型组异位内膜AQP8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提示EMT发生发展过程中在位的子宫内膜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异位内膜高,为EMT的发生与细胞迁移相关提供了证据。各用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可能不能通过调控AQP8的表达抑制细胞迁移阻止内异症的发生。5.桂枝茯苓胶囊可能通过抑制雌孕激素来调节细胞迁移阻止内异症的发展。6.本实验不仅验证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活血利水并行的学术思想,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细胞迁移有关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