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它要求我们更多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构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发展他们对学习问题的自主思考和辨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地质疑、思辨和实践,从而提出他们自己富有个性色彩的观点和理念。本文立足于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模式,以高中历史课堂实施“对话教学”为核心,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的思考,在思与辨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本文从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对“对话教学”和发展高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关系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是结合现今高中历史课堂的现状提出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要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构建“对话教学”,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地阐述和分析。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施“对话教学”,鼓励学生对各种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争论,在争论中继续思考、总结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提升和推动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以更能适应当前日新月异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为“对话教学”与历史思辨能力的概述。阐述“对话教学”的内涵、必要性、可操作性以及对发展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认识,并对“对话教学”与发展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关系、“对话教学”如何能够发展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对话教学”应用提高历史思辨能力的案例教学。以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些教学案例为例,介绍运用“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对其中一些问题的思考与辨析,总结出该模式对学生历史思辨能力提升的作用及成果。第四部分为“对话教学”中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阐述了“对话教学”对学生历史问题思考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历史问题判辩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第五部分为对本课题的一些思考和展望。主要思考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和地位,对“对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