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残障人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认可—同情—接纳—关注。在文明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占据残障人比例较大的智力障碍者也被社会认可,还引起了一批学者的关注,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智力障碍者缺乏必要的、规律的身体活动是不争的事实,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本书稿,使使用者了解智力障碍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及需求,对其健康现状进行评估,组织其进行身体活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等,帮助使用者独立的组织智力障碍成年人进行身体活动训练,以改善和提高其活动参与的表现和能力。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访谈与调查法、测量法及案例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这个全球性的、通用的健康分类标准,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了解智力障碍成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有效的健康促进手段和方法;通过测试法,了解智力障碍成年人的体质健康现状;通过深入“阳光之家”观察、访谈智力障碍成年人及其助残员了解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参与的限制因素,最终编制了《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由上海体育学院特殊奥林匹克志愿者团实践部的团员(志愿者)和上海市部分“阳光之家”的助残员将《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应用于“阳光之家”智力障碍成年人的身体活动训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部分“阳光之家”的智力障碍成年人2011年和2013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比较,发现他们的健康问题令人担忧:超重和肥胖发生率高,早衰问题严重,肌力、柔韧素质下降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静坐的生活方式是引起他们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他们缺乏长期的、系统的身体活动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自身:即自身存在的智力障碍的限制;另一方面来自周围环境:即缺乏场地设施、缺乏针对性的身体活动方案、照顾者缺乏专业的体育活动知识等因素。(2)《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篇章。ICF的理念为《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类发展的生态学理论”“体育健康促进理论”“适应体育理论”。依据ICF的核心术语对智力障碍成年人进行了可操作性的定义概括,同时认为提高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适量的运动。依据ICF的互动模式把智力障碍成年人的活动参与的表现和能力的提高作为《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立足点。(3)《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的实践篇章。《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是以智力障碍成年人健康促进的循环模式为基础,通过“健康诊断—方案设计(干预)—效果反馈”三个过程实现的。《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中健康诊断包括的ICF个体记录表、简单的体质测试指标及方法、功能评估量表以及ICF架构图记录表,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基于智力障碍者的身心特点和使用者的需求,立足于周围环境因素,训练方案篇主要包括单个动作,行进间的动作,操、舞、武术类动作,以及体育游戏、拉伸动作,并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效果反馈强调必须与健康诊断使用同一种方法,并且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要调整活动方案。(4)通过“阳光之家”助残员和志愿者将《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应用于智力障碍成年人的身体活动训练,结果证明《智力障碍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简单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