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虽然经皮电刺激及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已得到肯定,但是最佳的电针刺激参数仍不明了。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针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运用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目前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的高质量文献很少。目的:拟在总结目前临床及实验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电针参数,探索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佳电针刺激参数。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 (1979~2007),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1989~2007),中国知网(1979~2007), MEDLINE (1966~2007),从文献所研究的电针频率、波形、电流、电极、频次等几方面对入选文献进行总结,制定数据提取表格,分析不同电针刺激参数的不同的电针效应。 结果:1电子检索出相关文献138篇,包括中文文献135篇,英文文献3篇。19篇被排除。排除后共剩余文献119篇。其中12篇文献为研究不同电针刺激参数与针效关系的研究,为动物实验文献。107篇文献为使用电针为干预措施治疗坐骨神经痛,并对所使用的电针参数加以描述,但并非专门研究电针刺激参数的文献,其中包括76篇临床研究文献,31篇动物实验文献。2临床所使用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参数范围为:频率1~20Hz,集中在低频率,电流0.2~0.8mA,强度大多为以患者耐受为刺激强度,波形多选用疏密波、连续波为主,频次为1次/d。3动物实验所使用的电针频率多集中在2~20Hz,其中专门研究电针参数与针效关系的实验结果表明,2Hz、5Hz的低频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好,动物实验所使用的电流范围为0.4~10mA,强度均采用穴位周围组织轻微颤抖或肌肉出现轻微抽动,波形断续波为主,频次为每日或隔日一次,阴极电刺激对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有效,损伤初期刺激对侧肢体较同侧肢体效果更佳。结论:不同电针参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不同。尚需采用高质的临床研究对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最佳参数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