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部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实施,体育课的课程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入,《纲要》给体育课程改革确定了4个基本原则:1、文化性与健身性相结合。2、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3、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4、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智能体育项目作为一个在高校开展的新兴项目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加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因为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理论性研究和实践性经验还是很薄弱,致使智能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这项运动在高校的普及、推广、开展等方面出现许多不足地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个案调查法、比较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物质基础得到提升的同时,人民对精神文明也有了更大的需求,智能体育项目恰恰符合了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三棋”进校和“阳光体育运动”促进了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项目都只锻炼了体能,而智能体育项目恰恰符合了“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对“智”的要求,参加智能体育项目不仅锻炼了智能,而且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让学生感受智能体育项目的乐趣;还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开拓了思维。所以说智能体育项目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补充。“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大力开展智能体育项目。(2)目前高校的智能体育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和开设智能体育项目课程的高校相比“三棋”进校园和“阳光体育运动”文件下发以前增幅很大,但是我们也看到和全国高校总数相比,成立高水平运队和开设智能体育项目课程的高校比例还是很低。(3)从领导、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调查了大家对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得到了大多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支持。(4)智能体育项目是校园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视情况不同选择开展选修课或必修课。(5)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智能体育项目教材,教学大纲都是各个高校根据智能体育项目在本校开展的实际情况而编写。(6)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而且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陶冶情操,锻炼身体都有特殊的作用,并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人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提高国民素质有深远的社会意义。(7)结合当前的政策导向,我们可以说智能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开展不仅可行而且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