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照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我国人均表观钢铁消费量“饱和点”约为450千克,按2015年我国人口13.5亿计算,钢铁表观消费量将达到6.1亿吨。在“改善钢铁产品进出口环境,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的政策下,预计到2015年,我国钢铁产量将达到6.4亿吨,折合粗钢6.78亿吨,考虑国内矿山规划建设进展,预测2015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7.5-7.64亿吨。而矿石进口主要靠水运,近来各大矿石码头纷纷投资建设大吨位矿石码头,营口港在鲅鱼圈建设的30万吨级矿石码头预计今年10月交工,青岛港年底也准备在董家口港区建设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在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建立一套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为大连港正确的战略定位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以介绍港口竞争力的理论入手,总结了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的意义,并为后文铁矿石码头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做了铺垫。其次,对大连铁矿石码头的竞争态势作了分析。针对我国铁矿石码头分布特点,介绍了与大连港铁矿石码头形成竞争态势的北方10万吨级及以上矿石码头的分布及发展现状,将青岛、天津以及日照港矿石码头定位为远期竞争对手,将营口港定位为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分别按照决定港口竞争力的六个方面因素将两码头一一做了对比,分析了各自发展优势及劣势。再次,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大连港铁矿石码头的竞争力作了评价。对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方法计算得到,对于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通过专家打分法计算隶属度,定量指标评价标准通过查阅国内外矿石码头发展的相关指标得出,并利用中间为三角形分布,偏大偏小为半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计算隶属度,得到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大连港铁矿石码头的竞争力水平为“中”最后,为提升大连港铁矿石码头竞争力提出了以战略联盟争取货源、服务延伸以及适时建设40到60万吨矿石码头等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