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RSSP-II研究及核心算法的FPGA实现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apple1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性是铁路运营与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铁路运营能力,我国高铁列车采用CTCS-3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 列控系统采用基于 GSM-R 无线通信的车地通信方式,可以缩短车地通信时间,具有更大的信息承载量和更少的地面设备投入。但是,无线网络的开放性给铁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因此,我国制订了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RSSP-I和RSSP-II。本文考虑到使用软件方式设计实现RSSP-II协议时CPU系统资源占用高、系统灵活性差的弊端,并结合 RSSP-II 协议核心 MAC 验证码算法本身没有大量复杂的数学计算,在 MAC 码生成过程中仅有逻辑运算和查表运算的特点,使用FPGA设计并实现了RSSP-II协议的核心MASL-MAC算法,解放了CPU系统资源占用,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首先,本文对 RSSP-II 协议结构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开放系统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了协议的两个子模块和三个子层次构成,并对 RSSP-II 实现安全通信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其次,本文分析了 RSSP-II 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的核心算法消息鉴定安全层的MAC 认证码生成算法。并对其底层的DES 加密算法的实现原理、加解密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包括IP置换和逆置换、子密钥生成、加密函数运算等。  最后,在深入分析了消息鉴定安全层功能的基础上,本文在Quartus ii环境下使用FPGA设计并实现了MAC认证码生成过程 ,并使用Modelsim仿真软件对功能进行仿真验证。本文还使用PADS开发环境,设计了RSSP-II核心算法的硬件电路验证平台,CPU 通过并行总线将明文及密钥传输给 FPGA,FPGA 经过加密再通过串口打印最终结果,验证了本次设计的工程可实现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成功实现了RSSP-II铁路信号安全通信协议核心的MAC认证码生成过程,通过在安全控制系统平台种使用 CPU+FPGA的组合方式,实现了复杂的通信控制,提高了系统性能,保障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其他文献
婴幼儿血管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婴幼儿良性肿瘤,其发病率报道不一,1 岁以内婴幼儿可高达 4%~10%,且女婴多于男婴[1-2].马晓荣等[2]认为,婴幼儿血管瘤常在出生后 2~4 周被发现,6 个
SBS改性沥青是我国高速公路表面层最主要的胶结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SBS改性沥青也会出现老化现象,但目前尚未有针对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技术。对于沥青再生剂的开发研究,我国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市政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钢箱梁大桥在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高架桥的应用愈加广泛,但在施工建设中,钢箱梁桥因为其结构复杂,
车速离散性是影响公路交通效率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作用是通过车速离散性对交通流特性的影响反映出来的。本文将表征车速离散性的车速离散度概念引入普通公路中,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