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不仅是单纯追求自身的饱腹感,更注重于食品本身附带的价值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理念。肉制品现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消费与能量摄取的重要来源。我国是兔肉生产第一大国,但兔肉产业发展并不占据国内优势,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兔肉加工比例低,兔肉深精加工产品类型少是限制我国兔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型兔肉制品的研发是未来肉制品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不仅是单纯追求自身的饱腹感,更注重于食品本身附带的价值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健康饮食理念。肉制品现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消费与能量摄取的重要来源。我国是兔肉生产第一大国,但兔肉产业发展并不占据国内优势,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兔肉加工比例低,兔肉深精加工产品类型少是限制我国兔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型兔肉制品的研发是未来肉制品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兔肉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高食用价值,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本文以兔肉为主要原料,添加三种茶叶水提物(杜仲叶、黄金叶、茅岩莓茶)赋予兔肉腊肠独特的风味,研发一款新型兔肉产品;旨在为兔肉产业开发应用和兔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论文第一部分是通过五因素五水平单因素试验,对兔肉腊肠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筛选出最佳兔肉腊肠的基础配方为肥瘦比为8:2,兔肉:鸡肉:猪肥肉为6:2:2,食盐、香辛料、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分别为2%、0.3%、0.008%。论文第二部分是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试验,对添加了杜仲叶、黄金叶、茅岩莓茶水提物的兔肉腊肠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筛选出杜仲叶、黄金叶、茅岩莓茶水提物最佳复合添加量分别为0.2%、0.2%、0.2%。论文第三部分研究了不同抗氧化剂(复合茶叶水提物、BHA、异抗坏血酸钠及对照组)对兔肉腊肠品质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茶叶水提物组兔肉腊肠具有独特风味口感,口感滋味更优于BHA、异抗坏血酸钠和对照组。论文第四部分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风干、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对兔肉腊肠挥发性物质的影响,探讨了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兔肉腊肠各品质指标变化规律情况。结果表明,热泵干燥的产品更优于风干、热风干燥。
其他文献
随着高脂高糖等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国民营养过剩现象普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呈高发态势,其以肝实质细胞发生脂肪堆积和脂肪变性(氧化应激和炎症现象)为主要特征,与肥胖、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肝脏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稳态失衡尤其是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NAFLD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肠-肝轴”理论的提出为研究肠道与NAFLD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寻求具有
蜱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寄螨总目(Parasitiformes)、蜱目(Ixodoida),是一类以吸血为生的体外寄生虫,同时也是多种病原体的传播媒介。蜱虫呈世界性分布,严重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蜱及蜱传病已经成为全球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蜱虫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是从事蜱虫病及蜱传病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蜱虫的传统
竹节参皂苷Ⅳa(CHS-Ⅳa)作为广泛存在于竹节参等五加科草本植物中的一种皂苷类化合物,具备调节血糖、调节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IPEC-J2细胞属于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与大部分的猪肠道疾病紧密相关,更是被普遍用于猪肠道炎症及通透性的研究。探究天然药物分子对过氧化氢致猪小肠细胞损伤的作用,可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IPEC-J2细胞,探讨H2O2作用不同时间及浓度条件下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实现形式和运营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营造了制度环境。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库2019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证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实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
更高水平“平安校园”建设目标对高校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变化导致我国高校所面临的风险加剧,表现出风险管理目标定位不明晰,主体责任不明确,风险认识不全面和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按照以人为本的风险防控思路,可从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三个维度分析并归纳高校风险的类别、成因和防范策略,并从高校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目标、适用范围、组织职责、程序要求和流程
绿色养殖、健康养殖是我们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姜黄素类化合物作为姜黄中的重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理功能。本试验以中速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黄羽肉鸡肉品质的影响,并从抗氧化性方面探索其作用原理。试验选择28日龄健康、体型相近的中速型黄羽肉母鸡672只,按照体重相近随机分为7个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6羽鸡。分别饲以0、50、100、200mg/kg的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