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长春市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造成的影响。了解长春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时间分布;通过对性别、年龄分层,筛选出对污染物敏感的人群;对季节分层,探讨污染物在不同季节的效应大小;分析各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寿命损失年的影响。方法:收集长春市2018-2020年大气污染数据、气象数据、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作为疾病负担指标,计算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寿命损失年,利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结合条件Poisson回归,综合评估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寿命损失年的影响。结果:1.2018年至2020年期间,长春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O3、CO日平均浓度分别为37.57μg/m~3、63.75μg/m~3、12.23μg/m~3、33.26μg/m~3、54.64μg/m~3、0.75mg/m~3。主要污染物为PM2.5、PM10。期间空气质量指数AQI平均值62.66,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537天,占比49.00%。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冬季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除O3外),O3呈现出冬季浓度低、夏季浓度相对较高的趋势。2.研究期间长春市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共计7826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57.4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年共计1304048.92年,每日平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71.41人/天,平均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YLL为1189.83年/天。居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春冬季节死亡人数42305人,占全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52.77%,夏秋季节死亡人数36963人,占全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47.23%。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YLL在1月份和3月份较高,分别为128633.09年/天、118064.22年/天。3.相关性分析,PM2.5与PM10、SO2、NO2、CO之间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象因素中,温度、湿度、气压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相关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象因素(除气压外)与污染物浓度多为负相关,各污染物之间存在明显共线性。PM2.5、PM10、SO2与心脑血管疾病YLL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4.单污染物模型结果,短期暴露于PM2.5、PM10、NO2、O3、CO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M2.5、PM10、NO2、CO在滞后2天时对心脑血管疾病YLL的效应最大,RR值分别为RR=1.008(95%CI:1.003-1.012)、RR=1.006(95%CI:1.003-1.010)、RR=1.014(95%CI:1.001-1.027)、RR=1.083(95%CI:1.027-1.141),O3在滞后当天时对心脑血管疾病YLL的效应最大(RR=1.010,95%CI:1.003-1.017),SO2对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5.按性别分层分析,不同性别组PM2.5、PM10、O3、CO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但最佳滞后期各不相同。男性分组中,大气污染物PM2.5、PM10、O3、CO最佳滞后期均为滞后3天。女性分组中,大气污染物最佳滞后期分别在滞后3天、累积滞后3天、累积滞后2天、滞后2天。6.按年龄分层分析,<65岁分组中,PM2.5、PM10、O3、CO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最佳滞后期各不相同。大气污染物PM2.5、PM10、CO最佳滞后期均为滞后2天,O3最佳滞后期在滞后1天。≥65岁分组中,PM2.5、PM10、SO2、O3、CO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最佳滞后期分别为滞后2天、滞后当天、累积滞后4天、滞后当天、滞后2天。7.按季节分层,春冬季节PM2.5、PM10、O3、CO对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最佳滞后期分别为滞后2天、滞后当天、累积滞后7天、滞后2天。夏秋季节PM2.5、PM10、SO2、NO2、O3、CO对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最佳滞后期分别为滞后3天、累积滞后3天、累积滞后6天、滞后4天、滞后7天、滞后5天。8.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多污染物模型中,PM2.5和SO2、NO2、CO、O3构成的污染物模型效应值最大,PM2.5浓度平均每上升10μg/m~3,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影响的RR值为1.013(95%CI:1.005-1.021),与PM2.5单一污染物模型相比效应值明显增加。PM10和SO2、NO2、CO、O3构成的污染物模型效应值最大,PM10浓度平均每上升10μg/m~3,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影响的RR值为1.011(95%CI:1.005-1.017)。NO2和SO2、O3联合作用时效应大于单纯NO2(RR=1.023,95%CI:1.008-1.038)。CO和NO2、SO2、O3联合作用时效应大于单纯CO(RR=1.161,95%CI:1.048-1.285)。结论:1.长春市2018年-2020年期间空气质量状况良好,首要污染物以PM10、PM2.5为主。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随季节变化。污染物浓度冬季较高,夏季较低(O3除外)。O3在冬季呈现出低浓度趋势,夏季浓度相对较高。2.短期暴露于PM2.5、PM10、NO2、O3、CO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存在统计学关联,污染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对居民健康效应值均在滞后0-4天内达到最大。3.大气污染物对不同性别、年龄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各不相同,同时具有季节性差异。女性对O3、CO更敏感,≥65年龄组居民对PM10、PM2.5、O3更敏感,<65岁年龄组对CO更敏感。春冬季节居民对PM10、PM2.5、CO更敏感,PM10作用效应更强。夏秋季节居民对O3更敏感,PM2.5作用的效应值更大。4.大气污染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YLL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