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区域地理的基础。区域地理的学习应该从学习乡土地理开始,从小区域到大区域、由近及远去认识。乡土地理内容选取以本乡、本县为主,在教学中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也更容易被学生掌握。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以后,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对学习内容整合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实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实现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的目标。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具体授课内容发现,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部分知识学生理解困难,无法掌握,案例选取与学生实际不符,而教师在具体的授课中对实际的引入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兴趣不够浓厚,归根结底与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掌握有着密切关系。康县乡土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可以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证素材,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以乡土地理作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服务家乡发展。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为载体,采用渗透乡土地理的方法,实现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的目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认识乡土地理,并以此为基础对康县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利用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康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渗透乡土地理的方法进行探究,并以具体的教学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实现康县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的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难以理解的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地理技能;有利于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开展调查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地关系思想;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远大理想。同时以此研究为基础,积极推进康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发掘康县乡土素材,让康县乡土地理服务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成果推动康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