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在参与在线交互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通过分析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有助于教师和助学者了解学习者在交互的特征,促进学习者的有效交互和学习。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的交互行为,以提高学习者在线交互质量。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协作式在线课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含义、在线课程交互模式、在线课程交互影响因素、在线课程交互水平、在线课程交互评价效果、在线课程交互行为及在线课程交互策略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综述;(2)以Blackboard教学平台中“教育传播学”协作式在线课程为依托,主要采用内容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在线协作学习理论和教学交互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对交互频率、交互时间、交互内容和交互网络结构等方面收集相关数据;(3)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对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交互的总体情况、不同学习阶段的交互情况和不同网络位置学习者交互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学习者交互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4)针对学习者交互的状况,从交互频率、交互时间、交互内容和交互网络结构方面总结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的交互行为的特征,并根据学习者交互现状提出从教师和助学者、课程平台两方面提出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交互频率特征:第一,学习者都能参与课程论坛的交互中,但不同的学习阶段参与意愿存在差异;第二,核心学习者发布的讨论帖更能得到其他学习者的关注。(2)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交互时间特征:第一,学习者交互的时间集中在10∶00~11∶00、13∶00~14∶00、20∶00~24∶00三个时间段,但大部分学习者存在拖延行为;第二,首帖与回帖的间隔时间越长,学习者的参与意愿越低;第三,学习者对讨论话题的兴趣影响参与积极性;第四,核心学习者比边缘学习者和半边缘学习者参与意愿更强。(3)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交互内容特征:第一,学习者基本能按照讨论要求发布讨论帖;第二,学习者在交互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交互内容,但学习者知识建构水平不高;第三,随着学习的进行学习者由知识的接收者向问题的发现者转变;第四,核心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水平高于边缘学习者和半边缘学习者。(4)协作式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交互网络特征:第一,学习者在课程论坛中的交互能形成相对密集的网络,且随学习阶段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第二,学习者在进行交流讨论时相互依赖程度低,讨论帖的发布由核心学习者推动;第三,课程论坛子网络的形成与“熟人关系”网络有关,即子网络的形成与学习者所在班级存在关系;第四,核心学习者能控制课程讨论话题的方向,且在前期学习阶段基本能确定核心-边缘学习者。